第106章 后续-《明朝第一国师》
第(2/3)页
刘同寿悠然一笑:“放心,贫道早已有了安排,怕的不是他来,而是他不肯来,呵呵。”
船行甚速,不到半天时间,就已经到了上虞城,迎接他们的,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锣鼓喧天声中,那支队伍正朝着县城进发,行进速度虽不快,但却是那样的坚定。而且,随着队伍的行进,队伍的规模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
队伍中最显眼的,就是那件大红鹤氅,披着鹤氅的,是个俊俏少年,远远看过去,似乎就是那位上虞小仙师了。
“刘观主,这……”冯维世吓了一跳,他惊疑不定的看向了刘同寿。
“冯大人无忧,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刘同寿微微一笑,他不是说着玩的,他真有后续的计划,甚至连预设的战场都选好了,就是上虞的县城。
“难怪,你那个随从没上船,原来……”冯维世有点明白了。
“冯大人明白就好。”刘同寿微微颔首。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沈方卓的轻功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既可以让他神不知鬼不觉的连夜出城,此外,用来赶路,也是相当给力的。
“现在,到了贫道的表演时间了。”笑声未绝,刘同寿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人潮之中。
……
队伍中的那个小道士当然是假的,扮演者正是楚楚。
这段时间,女孩一直假扮刘同寿,作为他的分身来吸引外界的注意力,一度瞒过了谢家的侦查,掩护刘同寿进了余姚城,但女孩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当这天清晨,一个幽灵般的身影,悄然出现在楚楚面前时,女孩知道,她的表演时间到了。她迅速组织起了镇民,浩浩荡荡的上了路。
“咣,咣!”锣鼓齐鸣。
尽管没有标语,没有口号,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支游行队伍。
“本朝洪武大帝起于微末,荣登九五,却时时勤政不怠,居于庙堂之高,却心忧众生疾苦,爱惜百姓,惩贪无情,太祖每每有言:忧人者常体其心,爱人者每惜其力……如此圣君,纵观华夏五千年,唯有三皇五帝堪作一比,唐宗宋祖也只能望尘莫及!”
锣鼓只是用来吸引人注意力的,当有人经过,或者路过村落的时候,几个大嗓门的镇民就会开始宣讲。
这么大的声势,这么厉害的噱头,当然吸引了不少人,田舍中的农夫走出了房门,路过的商人止住了车马,游学的士子驻足观望,围观众的规模越来越大。
朱元璋的功过,后人有评价,时人也各有观感。洪武帝杀气虽重,不过针对的都是当官的,所以在史籍上的评价虽然不佳,但在民间却有很高的声望。虽然搞不清状况,不过称颂洪武皇帝的,总不会是什么坏事,花上点时间,听听倒也无妨。
“朝廷有传统,祖制不能忘,太祖的教诲,时刻记在心!我大明以勇开国,以仁治国,以民为本,可是,就在这朗朗乾坤之下,居然有人颠倒黑白,构陷无辜,行那不仁不义的无耻之事!”
“大家都知道,我们上虞风水绝佳,出了位仙人,王老道长和小仙师心念苍生之苦,教我等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圣人说过:能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就是大同之世,我们努力的去尝试了,按照圣人的教诲!”
“可是,有那黑了良心的贪官污吏,竟然指鹿为马,说咱们上虞人要谋逆!乡亲们,父老们,你们说,这是何等的罪大恶极!这是公然违背仁义之道,违背圣贤的教诲,也是违背大明的祖制啊!”
“……”旁观众有些愣神,东山发生的事,他们自然是知道的,但没人想到,这件事居然还能跟圣人之言和祖制联系起来。
“违背祖制,真是该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