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人生如戏-《明朝第一国师》


    第(2/3)页

    孙升之后,再无人有异议,围观众热情高涨,客栈老板更是着力配合。发榜之后,金榜题名的进士披红戴huā,本来就是保留节目之一,只是要不要招摇过市的问题而已。对刘同寿有几分认识的张老板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行头仪仗很快准备就绪,近千人的大队浩浩荡荡的上了路。

    闹了大半天,此刻rì已偏西,将近傍晚了,看了一天热闹的京城百姓尽兴之后,多半都在回家的路上。热闹再好看,也不能当饭吃,何况,报喜已经结束了,也没什么新的热闹看了。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找正地方或路程太远,没看到会元老爷和那位传说中的小仙师。

    就在这当口,一阵喧天的锣鼓声,以及喧闹声,如同chūn雷乍响,黄河开冻,滚滚洪流沿着长安大街轰然而来。

    刚走入家门的人惊讶的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一直在家安坐的人也愕然起身,推开门窗,向外眺望;顽皮的孩子们更是经不起好奇心的唆使,不顾长辈的呼唤,蹦跳着跑到了门外,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

    “还没殿试,怎么就有人夸官了?”

    “哪个生了雄心豹子胆,不得圣旨,不循礼制,就私自乱来,不怕刚到手的功名被黜了吗?”人们议论纷纷,疑窦满腹,脚下都象是钉了钉子似的,动都不动,只是透过门缝、窗户向外探看。

    不按规矩做事,谁知道会不会惹出什么乱子来?那士子乐极生悲,是自作自受。却不要连累了自家才好。

    不过,这样的状况保持的时间并不长,锣鼓声稍歇,一阵高喊声传来,人们很快便恍然大悟,然后兴高采烈的冲出了家门,动作之敏捷。全然不在孩子们之下。

    “游街的是小仙师!天子门生——上虞刘小仙师金榜题名,到承天门谢恩来了。”

    “金榜题名要谢恩,朝廷有这规矩?”

    “小仙师当然不同。他是奉了恩旨参加考试的,中了式,当然要来谢恩呀。”

    “原来是这样。那,那个天子门生又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只有参加过殿试,上了金銮殿面圣之后,才能算是天子门生吗?”

    “我说这位大哥,你的消息也太落后了吧?小仙师这个天子门生,不是随大流的那种,而是实打实的!告诉你吧,早在小仙师刚入宫面圣那会儿,皇上就看出小仙师的宿慧了,特意收为弟子。教授以经史之学,这才有了小仙师的金榜题名。”

    “原来如此,在下愧为京城人,长在天子脚下,竟然连这样的消息都没有耳闻。惭愧啊,惭愧。不过话说回来,这位兄弟看起来似乎有些面生,不知家住何处,常在那个坊市公干,怎地耳目如此灵通?”

    “嗨。我也是刚从外面进京的,只是刚好住在学士楼,嗯,就是小仙师驻骅的那间客栈,刚改的名字,听到别人说了,这才有所了解。咱们大明出了这样的人物,真是大大的祥瑞啊!大明中兴,指rì可待了。”

    “是啊,小仙师的道法高,心地也好,有这样的人物伴在圣驾左右,确实是好事。”听者纷纷点头,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就算如此,说是祥瑞也太夸张了吧?以恩旨参试,然后金榜题名,谁知道里面有没有什么弊端?”

    “呸!屁的弊端!敢说这种话,也不怕风大闪了你的舌头,今科会试戒备何等森严,监考是什么样的阵仗,你自己孤陋寡闻,却也可以找个经历过的人问问去,旁的不说,单说都察院的御史就去了四五十,舞弊?你当整个朝堂就没有正人君子了吗?”

    这种酸溜溜的言词只能在落第的读书人当中引起共鸣,对普通人说起,就只有挨骂的份儿了。

    那个自称是外地人,消息却异常灵通的人神秘一笑,又道:“嘿,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祥瑞可不仅仅只有这一桩……”

    “还有?”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过来。

    “当然了。小仙师从前在上虞东山修炼,但这次跟他一同来赴考的,却是半个绍兴府的士子,其中以余姚人居多,这一次,余姚人可是出了大彩了,单是一县的士子,就足足有十八个人中了式!是为十八学士,正合贞观故例,这不是盛世的祥瑞,又能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