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痛击西雅图-《美利坚往事1988》


    第(2/3)页

    本来在这个过程中,浏览器只是起到一个工具作用,真正的指令执行是由网页那一端负责。

    也就是互联网公司或者建立网站的这个组织,他们的服务器会对用户的请求做出反馈。

    但是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需要中转,比如isp运营商负责将用户的指令,通过遍布北美的线路来传送给互联网公司。

    而因为同一根线路中传递的数据量非常庞大,所以为了将每一道指令都准确的传递给目标。

    这些从用户端发出的请求指令都带有识别号码,比如ip地址、当前所使用的软件识别串号、目标指向等等。

    通俗的说这些识别码就相当于身份证,isp运营商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把数据传送给对应的接收方。

    同理,从网站服务器那里返回的数据,也是一样的工作模式。

    而这些识别码中有一组数据,所代表的就是用户当前正在使用哪一款软件。

    发现问题了吗?交互中心其实可以准确的识别出,每一道信息它所来自的应用软件。

    根据联邦法律规定,软件公司的产品在上架时,都会被分配这样的识别号。

    同时这也是电信委员会的要求,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数据的传递效率考虑。

    这些软件的识别号,就像书籍版号一样,独立且唯一。

    所以现在问题很简单了,cix联盟的数据中心只要忽略掉,所有来自导航者浏览器的指令请求就可以了。

    用户的指令可以发出,但却不会被传递。于是当浏览器长时间收不到反馈后,就会跳出崩溃的提示页面。

    这就是来自迪恩的反制手段,既然你从源头上掐灭我,那我就从终端抹除你的痕迹。

    一个杜绝了对方的新用户增长,一个直接让对方的软件失效。

    啧,这波就是魔法对轰啊。

    至于谁的手段更狠,那就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当然迪恩不可能完全瘫痪掉导航者浏览器,那样太明显,也会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交换中心更新的代码,只会隔段时间才启用一次,并且地点也不固定。

    现在是弗吉尼亚的用户出现了问题,再过半小时可能就换到了纽约。

    主打一个随机性,微软就是想查都得费点时间。

    再说了总得留点缓冲时间给用户下载网景浏览器,一刀切之后只会适得其反。

    有对比才有伤害,导航者的不定时抽风只会让网景浏览器更加受欢迎。

    毕竟微软能干涉的只是让计算机制造商,不要预装网景的浏览器。

    它再如何霸道,也不可能强制用户使用导航者浏览器。

    而迪恩呢,他在摧毁导航者的口碑,然后让用户转向网景的怀抱。

    毕竟如果用户想下载并使用某款浏览器,没人能阻挡得了。

    “噢,上帝!”听完了大家的解释,巴克斯代尔情不自禁张大了嘴巴。

    他知道迪恩还有一个身份是cix联盟的煮席,但通常它更像是一种荣誉象征。

    只是没想到…它…它竟然是一个实权职位?

    迪恩对巴克斯代尔的惊讶不以为意,关键不在于cix联盟煮席这一身份,而在于他是联盟中众多isp公司的持股方。

    就像之前说的,美利坚90%的isp运营商都加入了cix联盟,迪恩也几乎对每一个isp运营商都进行过扶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