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他恨不得穿越回去,打死那个下结论的自己。 他再也不想把苏轼这玩意召回京城了,气死人了! 他是个正经人,向来严肃,不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但是现在,他却感觉到暗爽。司马光是他一身的政.敌,恩怨太多了。 想不到啊,那司马老贼还有今天! 他突然觉得苏轼那张嘴也没那么贱。只要他嘲讽司马光,他们就是好朋友! 他笑过之后,心中忧虑,在纸上记下天幕说的时间。聪明如他,早就搞明白了这种新的纪年法,觉得非常简洁有用。 算算时间,宋神宗好像也没几年寿命了,人死政消,残酷如斯。 宋神宗一死,这大宋还能继续变法吗? 他发愁之余,像是想到什么,心中苦涩,有什么可担心宋神宗的寿命。 宋神宗现在没死,可是早就被一张流民图给吓坏了,变法的心思动摇了。自己的宰相职位已经被罢免,新法岌岌可危。 这大宋到底不像大秦,没有商鞅变法时的土壤啊! 他王安石死后,想必也会成为人们茶余饭资的大笑话吧! 朝堂内的宋神宗心神忧虑,神色动容。 他年轻的时候,压下所有反对声音,以雷霆之势推行王安石变法。可新法弊端重重,百姓流离失所。 那张《流民图》画面惨不忍睹,至今历历在目,没有办法忘却。让他日不能寐,辗转反侧,彻夜不眠。 他每时每刻都能听见大臣们反对变法的声音。不光如此,慈圣和宣仁两位太后都向哭诉”王安石乱天下”。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他不得不罢免了王安石。 宋神宗闭上眼睛,心里百感交集:”朕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谥号居然是神,变法到底对不对呢?” 民无能名曰神,亿万百姓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皇帝,就用这个谥号。可以理解为他的功绩太大了,百姓都讲不出来他到底有多好,勉强算是个好谥号。 可宋神宗总觉得哪里不对。好的谥号那么多,为什么偏偏用这个新奇的谥号呢?礼官好像在耍滑头,不想对自己作出评价。 就像他现在分不清王安石变法是好是坏一样。 皇后其实也不支持王安石变法,可是现在却动摇了:“陛下,不变的话,大宋国库空虚,万一还会发生靖康耻怎么办?” 如果选择不继续变法,重回历史老路,北宋恐怕会灭亡。摆在大宋面前的好像只有一条路,继续变法。 宋神宗望着天幕,思考很久之后说道:“先把苏轼召回来,朕再和大臣好好商量吧!” 肯定得变法,但到底怎么变,是门大学问,还得继续商议。不能和之前那样一意孤行了。 宋神宗看到现在,深深感觉到了苏轼的特别。 苏轼并不参与党派争斗,能骂王安石操之过急,也能骂司马光冥顽不灵。他是真正下过民间的人,提出的建议是为了百姓考虑。 他都有点后悔了,或许就不该贬谪苏轼,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他就能听到百姓的声音,及时为新法查漏补缺。 他要感谢天幕给他送来了一个孤臣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