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李商隐:大李杜关系这么好,我们小李-《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3/3)页

    大部分中晚唐和大宋的文人听见这句话,一定会说放屁。

    第一,他们更加喜欢和推崇杜甫。

    第二,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并称规则?

    古代并称有一条规则就是尽量符合声律——平上去入。

    这个东西是古汉语的声调,平分为阴平和阳平,对应现代汉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上对应第三声,去对应第四,入声已经差不多消失了。*

    上面这段看不懂也没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声调。

    李是第三声,杜是第四声,这样讲起来不拗口,更加符合口语习惯。

    比如元白,刘白,瑜亮,韩柳。

    能说元稹和刘禹锡比白居易厉害,周瑜比诸葛亮厉害,韩愈比柳宗元更厉害吗?】

    天幕此话一出,无数人心头升起无限好奇。尤其是唐宋之前的年代,李白还没出生,他们根本没听说过李白的名字。

    曹植:  “李白是谁?居然还有人和诗圣并称?圣人不就是最厉害的了吗?”

    曹操看完视频,已经成了杜甫的粉,冷哼着说:“让我看看那小子的诗文,如果比不上的话,呵呵。”

    “元白……哈哈哈。”元稹笑逐颜开:“乐天,原来不仅是李杜并称,我们俩在文坛上也有并称。”

    白居易也很高兴,他是真把元稹当知己:“千年之后,还有人常常将我们一起提起,真是一桩美事。”

    他们一想到后人探寻他们的友谊,就感觉无比快乐。

    好像他们没有死去,友谊从未消失。

    结果这时两人便看见了弹幕。

    弹幕:(一提到元白,那我就不困了,

    磕死我了,磕死我了。)

    弹幕:(元白cp是真的!有没有大大产文啊。)

    两人笑容渐渐消失。虽然不太懂他们在说什么,但直觉有点怪。

    好半天之后,元模灵光一闪,说:”不会是我想的那种意思吧?说我们有断袖之风?”

    原来这个并称不仅被用在文坛上,还被用在古怪的地方?

    白居易吸了吸凉气,虽然他们俩关系确实好,但没有到断袖之风的地步啊。

    他对男人没有兴趣啊。

    元稹脸也绿了,两个好兄弟互相看了对方一眼,赶紧移开眼神,拉远了和对方的距离。

    一定是他们想多了,后人不会这么可怕的!

    周瑜一整个无语住了,他以前对诸葛亮

    观感还好,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可是看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之后,难免带上了点情绪。

    诸葛亮抢走了他的功劳啊!

    现在天幕告诉他,经常有人把他们并称。

    周瑜揉揉眉心,他太难了!

    年轻的杜甫可能是最高兴的人,没想到他有一天能跟前辈并称。

    紧接着,天幕继续播放。

    古青青:【那么接下来就讲一讲李白跟杜甫的渊源吧。

    杜甫这个人打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七岁就能咏凤凰,自然跟同龄人玩不到一块去。他更加喜欢跟年长者交流,他们的阅历跟知识比同龄人多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