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地开始剧烈震动,船只摇晃起来。 海边的吕宋人,还在骂骂咧咧抱怨着。 要不是汉帝的预警,他们也不会连续紧张了三天两夜,白白损失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没一天好好安睡过。 自家的罗舍王,都没把汉帝的预警放在心上,做出警备。 他们这些吃瓜群众,竟然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预警,如此紧张。 你当你是什么神明,还能预言出有天灾降临?! “是啊,我还以为会有地龙翻身,想尽办法保护自己和家人,结果一场空!” “简直就是个玩笑!他难道不知道,这样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压力吗?“ 吕宋人心中的怨气不断积聚,感到被误导。 因为汉商的友好,大量货物对他们的帮助,他们原本在心底,是愿意相信的。 可在预警的威胁下,度过了几天的不安和紧张,生活被打乱,日常事务被搁置。 现在,当他们看到一切都归于平静,不满的情绪,几乎达到了顶点。 有损双边关系。 可浪头越来越大,渐渐有人发现了不对劲。 望着滔天巨浪,方才还在用着词句贫乏的土话,骂骂咧咧的吕宋人,完全被突如其来的恐惧所笼罩。 陆地上也不平静,几乎能够感受到一阵阵极为明显的地动山摇,只是不知正在哪里传动着。 随着震动的加剧,海浪也开始变得异常汹涌。 巨大的波浪,像怒涛般被激起,高度逐渐增加,形成了一股可怕的海啸。 随着地面的震动和海啸的到来,人群聚集的马尼拉港,几乎陷入了混乱之中。 在地崩的力量下,那些由木头和土坯,建成的矮小房屋,摇摇欲坠着。 巨浪蓦然卷起,如同山峦般高耸,呼啸而至。 海啸肆虐着整个港口,翻覆着港口旁的屋舍,将那些脆弱的房屋,一并席卷进水中。 海水带着无情的力量,像一头咆哮的巨兽,摧毁着一切阻挡在它面前的东西。 “上船,快上船!!” 有汉人大声喊着,岸边的世家子弟,与部分水师将士,毫不犹豫的登到船上。 但没几个吕宋人一同跟上。 甚至他们都觉得,这群汉人,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船在人在,船沉人亡? 海啸里可不兴登船啊! 在陆地上,顶多是在近海的地方,有被卷入海中的风险。 或是在地崩之中,遭遇不测。 但怎么都比在船上,安全得多。 在船上,四面浪涛,想跑都跑不掉啊! 尤其是你那大汉的驴头船,看着就滑稽,还挂着个破轮子。 你是想水陆两用吗? 连多看船只一眼的吕宋人,都没有。 有机警一些的,四处奔逃,寻找试图寻找安全的高地,用以避难。 有些人奋起抵抗,努力护着自己的家人,找寻安全之地。 还有些人沉默不语,心怀绝望和悲痛。 但更多的人,是无力抵挡大自然浩荡的力量,惊慌失措,不知所措地奔跑。 毫无办法,直接被卷入水中,生死不知。 地震、海啸,让吕宋人一触即溃。 然而,汉人却在晃悠着的船上,悠然自得。 海啸的巨浪,如怒龙般卷来,船只在波涛中被反复冲击,不停地颠簸摇晃。 一些吕宋渔民的船只,已经彻底沉没。 可大汉的船队,随着海浪的涌动,似乎每一刻都有可能被吞噬,但偏偏坚定无比的,承受着巨大的风浪,就是不沉。 船舷上的木板,咯吱作响,似乎随时都会被猛烈的冲击摧毁,但硬是不裂。 桅杆也在风雨中飘摇,收紧的风帆都被吹开了,但愣是不断。 何洪甚至敢于站在甲板上,冒着风浪,撒网捞鱼。 大汉的船队,就像是水缸里的空葫芦。 无论怎样往下按压,都不会沉入水中,顽固地漂浮在水面上。 哪怕是要强行用力,压住葫芦,但葫芦却如同,沾了润滑剂一般,毫不费力地滑开。 简直离谱。 一些被卷入海上的吕宋人,仗着水性,偶尔能露出头来,喘几口气。 第一眼,便能看见,永不沉没的大汉商船。 纷纷愣住。 心中疑惑顿生。 吕宋府君这么吊吗? 海啸之中,都能保全船只不沉?? 随后,便是一阵大呼求救。 “准备救援。” 刘恪立即下令救人。 现在正是展现大汉威仪的时候。 “救人!!” 船只上纷纷抛下腰舟,来救援吕宋人。 以瓠系于腰间,用以渡水。 这瓠,就是腰舟,一个大葫芦,属于琼州特色。 不仅能当救生圈用,还是一种简单的运载工具。 因为葫芦上部都开口,衣服、干粮等物品都可以装在葫芦内,然后加盖,以防被打湿。 登陆后,从葫芦里取出衣物穿上,还能背着葫芦,继续赶路。 吕宋人不认识腰舟,但见着这玩意儿浮在水面上,也明白过来,要怎么用。 于是抓紧腰舟,试图上船。 经过这一场景,他们算是彻底明白了。 没有比大汉的驴头船,更安全的地方。 那滑稽的驴头,宛如神明。 世家子弟们带货还行,指望他们出手救人,还是不靠谱。 展开施救的,都是水师将士。 大汉的船只、水师,就这样,成为了灾难中的希望之光,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吕宋人,不断重拾信心。 当地震和海啸逐渐消退之后,整个马尼拉港,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 大部分的屋舍被摧毁,吕宋人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助。 不过正是在这场灾难之下,以刘恪为首的汉人们,展现出了,勇敢和冷静的一面。 什么叫泱泱大国啊? 那些身怀医术的医者们奋不顾身,竭尽全力救助受伤的吕宋人。 一些勇士们,冒着生命危险,搜寻被困者,并努力拯救他们。 他们搀扶着吕宋人,共同抵御这场灾难,尽力保护着,这群非亲非故的异乡之人。 刘恪也是亲自上手,就是言语间,多少透露着一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 你看啊,你们吕宋人为什么会这么惨呢? 因为天灾。 可明明有人预警过天灾啊! 罗舍王没放在心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