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正常人提不起来这玩意儿,毕竟让那将留客桩搬上城头的壮汉团来提,也不一定能成。 搬和提,完全是两个概念。 因而也不会脑洞大开的,想着栓上铁索什么的,回收利用。 但刘恪就能做到。 怎么说呢,虽然夸张,但其实是符合物理学定义的。 从物理学意义上讲,人发出的力量,无论是爆发力还是持久力,都是通过肌肉的收缩来完成的。 但是通过这些力量所做的功,都离不开骨骼支撑的作用。 实际上,当人体的肌肉发出力量做功时,骨骼要承受这些力量给予自身的反作用力。 因而发力越猛、越大,骨骼承受的反作用力,也就越猛、越大。 所以只有骨骼的强度足够大时,才能承受较大的自身发力。 要换成秦武王在这里,可能也能把留客桩给提起来。 但估摸着七八根髌骨都不够碎的。 刘恪不一样,他致敬先祖,他孝顺。 有高皇帝的【鸿门宴】在手,强度直接拉满。 于是乎,这超巨型留客桩,就在众目睽睽之中,从地面拉回到了城头上。 甚至回升速度还挺快,至少比东胡将士们攀飞梯的速度,要快得多。 “你也喝点。” 刘恪甚至还有兴致,往一个被钉在逆须钉上,兀自挣扎的东胡将士嘴里,洒了点酒。 都说喝醉了感觉不到疼痛,这么看,他还挺具备人道主义精神。 紧接着,就是第二波大力出奇迹。 留客桩下落,又是砸飞数人,钉死数人。 然后刘恪又被收起。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刘恪的心态,就跟钓鱼一样。 每次收起留客桩,都能看到逆须钉上的人员变化。 时多时少,人来人往,形形色色,见得世间百态。 有的几乎没了出气,有的则还能叫两声。 永远不知道会钓上来什么,下钩充满了惊喜。 当然,东胡人之中,也有人才。 有一位胆子大的东胡猛男,自负勇武,像是找到了机会一般。 这留客桩会升上城头,如果自己能攀上去,不就自然而然,一点力气都不花,轻松登上了城头吗? 于是乎,他趁着留客桩在地面停顿的些微空隙,壮着胆子,一个鱼跃跳了上去。 富贵险中求! 尽管被逆须钉,扎着了屁股,但他心中依然信心十足。 想来汉帝也想不到,有人会乘着留客桩,登上城头,给予他致命一击吧? 这员东胡猛男勇于尝试,并且也做到了。 刘恪看到这个东胡猛男的时候,甚至都有些感叹,东胡人之中当真不缺勇士啊! 不仅勇猛,而且来的很是出乎意料。 他两只手都在收杆呢,还来不及处理应对。 呃这东胡猛男见此良机,就直接提着马刀冲了过来。 刘恪倒是不躲不避。 于是,马刀就直冷冷,砍到了他的膝盖上。 一阵金铁交加之声。 那东胡猛男。看着手中的马刀,一阵愣神。 他很确定砍中了。 但不确定,手里这巨大的反震之力,是怎么个情况。 就跟砍在铁上了一样,完全砍不动,深入不了半寸。 到底砍中了个什么玩意儿? 刘恪见东胡猛男愣神,手上还是没抽出空来,于是乎一个大力头槌,给他解决掉了。 也算是少有没有死在棋盘之下的东胡人了。 刘恪心中还有几分感慨。 得亏是这家伙砍的膝盖。 有【铁膝盖】的天命在,经过【鸿门宴】判定后,是可以命中的。 要是砍除了有【铁膝盖】、【铁屁股】保护之外的地方,肯定得砍空。 这么胆大心细的发现了可乘之机,冒着巨大危险,乘坐留客桩登上城头,乃至于屁股都被逆须钉给扎了。 结果在对方双手被限制的情况下,还砍空了,这得多打击人啊! 那绝不是愣神,说不定得怀疑人生从城头上跳下去。 感慨完之后,刘恪用傲睨的目光,看在远处帅旗下的臧礼。 紧接着再一次抛出留客桩。 这一次是远抛。 猛归猛,骇人归骇人,体力还是有限的。 这么几次,估摸着已经把东胡人的士气,打击的差不多。 得稍微收一下尾。 这根超巨型留客桩,带着锋锐的逆须钉,在原本需要绞盘乃至于绞车,才能投掷的巨大力量推动下。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中,斜飞向了天空。 老天都像是被砸破了一样,隐隐发出着呼呼声。 震摄着所有人的心脏。 战场上的所有东胡将士,乃至于在其他城墙边,已经攀着飞梯攀到了一半的东胡人,下意识地全都仰起了头。 无不是露出无比恐惧的目光,看着天空中那根横飞的巨木。 因为想着在后方不会有事,只是调度兵马,不断消耗西平县有声力量的臧礼,没来由的心跳了一下。 但他没有动。 他不相信这留客桩,能飞到这里。 他在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 可在天空上出现一道黑影的时候,他仍然下意识地一拨马头,掉头就跑。 不过也就是在同时,留客桩落下。 那震耳欲聋的撞击声,几乎让人情不自禁的捂住脑袋。 大地仿佛遭受了一次浩劫的打击,巨大的震动从落点蔓延出去,尘土疯狂地飞扬起来。 以至于一些胆小的东胡士卒,双腿都在不由自主地颤抖。 臧礼擦了把冷汗。 打不了,这仗别打了,还是苦肉好使,他宁愿再挨四十军仗。 炮灰是用来消耗敌军的,但不代表,他们能视死如归。 这么抽象的留客桩,直接将士气砸落谷底,连他自己都快撑不住了。 “这也砸不中啊!” 城头上刘恪自觉地索然无味。 还没喝酒吃肉爽呢。 “大人,那留客桩沉重无比,和檑木不同,抛击自然没有准头。” “实际上这个距离,就连寻常箭矢,也是没有准头的。” 旁边的侍者满脸堆笑地说着。 “我就说这东西不好使。” 刘恪遗憾的摇着头。 与此同时,他又取来门板,毫不客气地继续保持攻势。 城内的门板还挺多的,至少比檑木滚石多得多。 刚才那么远的距离,整个留客桩都扔了出去,没能再用铁索回收。 不过效果巨大,恐怕要不了多久,臧礼就得鸣金收兵。 到了那时候,也能出城回收留客桩,进行二次利用。 刘恪和留客桩的存在,最大限度地改变了西平县的形势。 完全不像是落于守势之中。 各个士气高昂。 那些农人出身的归义军士卒,这时候哪怕面对战斗力是己方数倍,格外勇猛的东胡人,至少也都敢有提刀一战的勇气。 至于现在的东胡人,则是因为攻城器械简陋,再加上被刘恪搞得士气萎靡,几乎再难以发动有效攻势。 刘恪多观望了一阵,现在的归义军将士,在数场硬仗之后,有了些成长。 士气也不错。 但还是不太够。 而且他自己的体力,也差不多快耗尽了。 这么看,守住七八千东胡人的攻势,就已经是极限的了,如果全是东胡精锐,辅以各种攻城器械,西平县还是不好守。 “得加快速度了。” 刘恪调集将士将他这段城墙守住,便撤了宴席,下了城头。 —— “袁深,你到底想干什么?” 城头上在激战,吕奉父也没闲着。 他在讲学。 他把城中世家大族所有嫡系子弟,乃至于他们的家主,都带到了杏林里讲学。 这方式还真挑不出毛病来,人家大大方方给你讲课,一点儿也不私藏,你还拒绝? 你是想看看自己脑门硬,还是门板硬? 而且还真别说,吕奉父肚子里是有货的,真能教出东西来。 即使是一些自以为博学的家主,偶然也会因为吕奉父奇特的思路,而大开眼界。 只是袁深老是想走。 袁深见吕奉父问向自己,急声道: “城头上的归义军将士正在浴血奋战,城外的喊杀声一刻没停,难道你看不见?” “与其在这杏林里舞文弄墨,为何不上阵杀敌?” “吕主薄,你到底是何居心,难道还想陷陛下于危难?” 刘恪虽然一直没有表露出自己的身份,但袁深以及部分世家之人,也渐渐通过各种消息渠道,基本已经知道了真相。 甚至有一些消息,就是东胡人主动放出来的。 就是在告诉这些世家之人,大汉皇帝就在西平县里,我们对西平县势在必得。 是要跟着孤身深入敌境的汉家皇帝,还是手握大军的东胡人,自己考虑吧! 袁深其实是想投汉的。 但他更想看看城外的战事如何了。 要是汉帝真和传说中一样,百战百胜,勇不可当,那么在这个时候占个队,也并无不可。 如果后面西平县撑不住了,他也能自斩一刀,和袁氏割开关系,让老弟袁浅接班投靠东胡。 总而言之,不管怎么样,他都得知道现在战事如何。 偏偏这吕奉父太恶心了,拉着他们集体读《论语》。 又没人抡得过他,只能屈从。 吕奉父听罢,当即将《论语》往讲课的石墩上一拍。 只见得石墩露出一道裂痕,而后他大声喝道: “纵然是那东胡大可汗死而复生,也绝不可能攻破西平县!” 袁深被吓得不轻,连忙陪着笑脸说道: “吕主薄说的是,吕主薄说的是,但草民也是关心,势要与东胡人抗争到底,和西平县共存亡!” 不得不说,长得帅的人到底还是有优势,这么一笑,吕奉父的言辞,都亲切了许多,斜眯了中年帅哥一眼: “你家门板还有几个?” “管够,管够!” 袁深忙不迭的应和着。 “那就行,你修书一封让人拆了,继续往城头上送。” 吕奉父挥手示意他回去坐下,苦心劝道: “我辈读书人,读的是《春秋》,是《论语》。” 他指着那些被长辈捂着嘴的孩童,语重心长: “这些孩子,念好了书,大汉才有未来啊!” 吕奉父就跟完全不在意城头战事一样,又坐在了石墩上,拿起《论语》,想要继续开讲。 他觉得以自己的微末武艺,就算上了沙场,也改变不了战局。 不如好好在这西平县里讲学。 一来,能将这些世家之人给监控起来,二来,也能稳定人心,省去一些巡城的人手。 而且其中真有不少平民子弟,万一真培养出了几个可用之才呢? 武力再强也杀不了千人万人,文治却能治得天下千千万万人! 世家之人倒是对吕奉父的想法很清楚。 但他们面对这油盐不进的家伙,真的毫无办法,只能任其讲学。 “报,我军有人乘车杀出城去了!” 突然一人跑到吕奉父跟前,低声道。 乘车? 杀出城? 袁深没走的太远,而且他善于音律,所以耳目聪慧,第一时间便抓住了几个关键词,便忍不住叫出了声: “是陛下杀出去了??!” 其他世家之人,听得一愣。 皇帝杀出去了? 难道是守不住了? 不对,应该是守住了,然后大顺风杀出城追击。 不少人都对袁深流露出感激的目光。 看似是忍不住,实则有意而为。 这样,他们不就知道战局到底如何,后面该怎么做了吗?! “都给我安静!” 吕奉父刚拿起《论语》,见着群情激动,实在恼火,猛然又将《论语》石墩一拍。 本就已经裂了缝的石墩,当即裂成两段。 四周皆静。 吕奉父环视一圈,同时警告似的瞪了一眼袁深。 虽说看消息是战事有利,你这突然一声喊,稳定了其他人的心思,帮了大汉一把。 但无论战事如何,这群人,都不要有太多动作的好。 这次是好消息,可能是捷报,下一次呢? 吕奉父拿着《论语》,席地而坐: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 “跟我念,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 一阵稚童伴随着小抽泣的读书声。 “嗯,念得不错。” “此句何解?” “夫子不想说话,施展起怪力,将人打的神志不清。” 有的作者七夕请假过节,然而有的作者非但没有请假,还直接日万,家人们,谁懂啊(中午在群里说过今天日万所以晚点更)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