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2)大兴水利-《陌上行》


    第(3/3)页

    除了兴修水利过程中不停冒出来的大事小情,商成还得为因为缺水而不得不迁移的几十户庄稼人操心。唉,这些人虽然连做饭的水都要靠翻山越岭十几里地去挑,可他们还是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哪怕官府已经允诺给他们在别处起新房子新院落,也会给他们提供一年的口粮以及垦荒的农具和大牲口,这些人还是不愿意迁移。甚至指挥所都说了,只要他们愿意搬到别的大村寨,衙门会按每人二十亩田地的标准,给每亩地提供三百文的补贴,还可以给每户人家提供一笔两年期的小额无息借贷,让他们有足够的钱去垦荒,他们依旧是无动于衷。

    这桩事也是蒋书办在负责。他来回跑了好几趟,腿跑细了一圈,嘴皮子都磨破了也没说动一户人家。他心头着恼,就准备放把火把这些人的院落屋子都烧了一一没了地方住,看他们迁不迁移。

    好在这一回蒋书办多了个心眼,先把自己公事里的难处都告诉商成,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好办法”。他被商成责骂的次数多了,如今已经知晓商成的脾气,遇见到自己难以决断的棘手事情,总要先和商成通个气禀告一声,不会再象从前那样“因循旧例”擅自处置了。

    不出他所料,指挥大人果然不同意他的办法。第二天商成就和他一道去了那些散布在西河中上游丘陵地带的小村落。

    蒋书办还是第一次和商成一道办这样的公务。让他惊讶的是,商成这样一个朝廷的七品校尉,堂堂的西马直指挥,在这些手上泥都没搓尽的庄户面前竟然一点架子都没有。商成坐在庄户们吱嘎乱响的破木凳上,毫不在意吃奶娃子们把鼻涕蹭在他的衣裳上,就象走亲戚聊家常一样,一边喝着庄户们捧给他的泥汤水,一边听庄稼人朝他诉苦,一边还在苦口婆心地劝说这些人……

    更让蒋书办惊讶的是,商成半点当官的威风都没拿出来,既没凶狠地威胁这些庄稼人,也没许下重诺利诱他们,他只是把蒋书办已经重复无数遍的那些话用庄稼汉的说话方式再说一回,可偏偏这些人还真就听他的话,他们前脚走,这些人后脚就开始收拾东西搬家……

    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言辞说出来,为什么最后竟然是迥然相异的结果呢?

    对于这个问题,蒋书办百思不得其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