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5)争执(下)-《陌上行》


    第(2/3)页

    这话明着就是指商成。

    说心里话,张朴并不情愿和商成谈这事。他不愿意商成去西南参与南征。南征是他筹备了两年的大事,从大军统帅人选和后勤补给都有关心插手,说是呕心沥血也不为过,一心就想凭借此战大振声威,然后全面推行他心中的各样主张。眼见着两年的苦苦劳累即将要有辉煌硕果,突然间冒出来个与南进派毫无瓜葛的上柱国要去分薄功劳,他嘴上不说,心里却象吃了个苍蝇那么腻味。但南征是大事,关系到南进派的进退命运和他个人的仕途生涯,因此他不能不重视萧坚的意见……在沉默了半晌之后,他问商成说:“子达,”他特意称呼商成的表字以示亲近。“……本来不该来搅扰你养病,但有件事我不能不问。”他停顿了一下。

    商成说:“请张相明示。”

    张朴再默了片刻,然后才斟酌着言辞问说:“你觉得,以你现在的情况,还能回到军中主事不能?”

    “没有问题!”商成毫不犹豫地回答。但他脸上却没有喜悦振奋的神情。他已经意识到,张朴将要和他谈论的,绝不会是让他回到燕山军中。

    “是这样的,我们明年要对南诏用兵,但西南的局面比较复杂。内有倡乱的僚人,外有南诏的重兵,吐蕃在邛雅黎一线囤聚了近万人马,上月中旬接平州的急报,大越的边境驻军调动频繁,似乎也有些蠢蠢欲动的模样。所以朝廷有个考虑,倘若你的病情好转了的话,就想把你调去西南……”

    “萧老将军不去嘉州了?”商成抓住张朴的话缝,插言问道。不等张朴回答,他就很高兴地说,“夏天里兵部的真侍郎在燕山时,我就和他说过,要是萧老将军不想去西南,我就替他走一趟又何妨?南诏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我天朝大军一至,立时教他灰飞烟灭!”嘴里说着,就扭头四边寻找西南和南诏的地理舆图,没结果只好拿手指蘸着茶汤在长案上画图。“张相,朱相,你们请看,这是嘉州,这是荣州,这是戎州,这里是泸州,都是我朝各路大军的集结所在。我军以一部牵制吐蕃,另一部钳制南诏的南江僚蛮和西江七僚蛮,中路直扑老城,争取一战而平定叛乱的各个僚人部落。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向南奔普弥,一路向东南扑向芒布,行营指挥挺进到瓦城,做出一付合围乌蒙与舍其两个突出部的模样……”

    随着他滔滔不绝地浑扯,张朴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朱宣是老学究,难得有机会参与这种军事讨论,看着商成在大半张条案上蘸着茶水画来画去,左一个穿插右一个包围,想象着数万大赵将士旌旗招展凯歌不断,禁不住频频颔首,赞叹说道:“我观应伯的用兵屈画,倒与萧老将军颇为相似,都是用兵在稳布布为营。若战事能得其中十之三五,南诏当不复存焉。即是吐蕃大越,又岂敢再起贼心?”

    商成拍着手呵呵一笑:“朱相谬赞了。我何德何能,敢与萧老将军相提并论?不过是对这一仗有点小小心得罢了。我不去嘉州则罢,去了就定教南诏记得这个教训!”

    朱宣是衷心称赞,商成却是假意谦逊,张朴恨得暗地里咬牙,还不能不顺着说两句好听话:“子达用兵,与萧老将军如出一辙,天军雷霆而发,南诏敢有余勇?”他算是看出来了,商成随口漫扯的这些进军路线,虽然与萧坚的实际筹划迥然不同,但用兵谨慎,各路人马平推直进遥相策应,乍一看就是出自萧坚的手笔。但这很平常。朝廷里能领兵打仗的大将宿将就是那么几位,萧坚杨度的兵法路子早就被人琢磨了一遍又一遍,别说商成能学个七八分,就是突竭茨南诏吐蕃他们的将领,又有几个会对此陌生?这不足为奇。

    商成低垂下目光盯着面前的铺地青砖没有搭话。

    张朴说:“朝廷的考虑是,萧坚将军仍然出任嘉州行营总管,你为副总管……”

    “我身体不好,不能去。”

    张朴仿佛没听到商成的话,也不去看商成,自顾自地把话说下去:“……你为副总管,单独领军一路……”

    商成抬眼着他,问道:“朝廷还要向西南增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