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30)王义的婚事-《陌上行》
第(2/3)页
商成还在琢磨道边的池塘是怎么回事。他记得几天前与王义去吃饭时,这水塘边还有人在砌墙,似乎是想把塘子围起来,怎么一转眼连砌成的那半截墙都不见影子了?他在马背上回头望了望。回头几步就是大理寺少卿彭渠的宅子,肯定是这里没错。他咧了咧嘴。这彭渠倒真是个有趣的人,三天砌墙两天拆墙的,倒是不用担心家里的人闲出毛病来了。就顺着李奉的话随口问道:“那段四咋办的?”
“段头说他认识常大人,叫人拉了两车东西过去,回来时就带了常大人的字。”
“两车东西就换回一个字号?一一常文实替咱们写了几个字?”
“‘商应伯府’一一四个字!”
商成沉默了一刻,才酸溜溜地说:“常文实有本事,两个字就能换一车的东西……”
当他赶到毅国公府时,整条街早都被前来贺喜的客人乘坐的马车挤满了。王家在京城里不算大族,但历代的毅国公都在军中担任要职,几乎参加了大赵的每一场大规模战争,因此在军旅中影响很深,受过王家恩惠的人也多。听说王义要结亲续弦,不管有没有接到请柬,能赶来的是都赶来了,赶不来的也通知了家人或者亲戚子弟跑一趟代为贺喜。
离着毅国公府所在的大街还有两箭地,马匹就迈不开腿了。能容两辆大马车并行的街面上,赶礼的马车一辆接一辆;街两边全是人,贺喜的贵客送礼的仆从还有瞧热闹的人,拥挤得水泄不通,简直比才商成走过的内城东市还要喧嚣热闹。呜呜嗡嗡的议论赞叹声早就压过了筚篥吹出的欢快乐曲,只有人声稍有回落时,才能教人略略地听得分明。偶然也有一阵急一阵缓的蛮鼓声,空空长响嗵嗵碎击,似是提醒新人不可耽误吉时,又似催促客人赶紧为新人送上祝福。叮叮咚咚的箜篌流音在人声器乐里忽隐忽现,便如高山长涧中潺潺淌过的溪水一般教人琢磨不定又心向往之……
商成跳下马,把缰绳鞭子都交给李奉,说:“这路骑着马是走不成了。你和他们先回去吧。晌午等我喝完喜酒就自己回去。”
侍卫们很为难。李奉说:“您……我们要是不跟着,回头段头又得罚我们。”
“段四自己就成天不见个人影,他凭什么罚你们?”商成不理苦着脸的李奉,说,“要是他敢和你们找岔,你就来和我说,我去收拾他。”他拨开看热闹的人群走了几步,忽然想起什么,又倒转回来。“差点又忘了!你们谁带着钱了?”
李奉现在差不多就是他的贴身侍卫,身上随时都揣着金银稞子,哭丧着脸递了个鼓鼓囊囊的玄色小布袋给他。商成把布袋朝怀里一揣,拨拉开人群就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