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托着两个花瓶,前来供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 婆罗门便将左手托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 婆罗门又将右手托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法忍。” 放下? 为何要放下? 段朝暖没说话,常融也没在说话。 此时此刻他俩有种不约而同的默契,默契点在于,他们俩个人知道这个后面啊,一定还有下一个故事。 “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答道:“实无功德。这些只是福德,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 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 祖师知其不识禅机,只好摇头说:“不认识。”” 段朝暖:这应该是处示宗旨? “又说这,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 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 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 达摩祖师问道:“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