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学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就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后,又欢喜又着急,催促道:“师父,可是我不能保证我的这个决心是否可以保持到明天。而且师父已经老了,谁能保证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觉得孩子的话完全合乎道理,于是便说:“你说得对,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得,现在中外都出来了。 段朝暖觉得吧,虽然她有这么个耐心听下去吧,奈何这个事情吧,就是真的不那么舒坦,段朝暖想喊停,咱们有什么话不好说,非得这噼里啪啦讲起小故事来没完没了。 有一僧去拜访覆船禅师,路上遇见一位卖盐老翁。僧问:“我要拜访覆船禅师,请问路怎么走?” 老翁久久无语,于是僧再问:“请问去覆船的路怎么走?” 不料老翁反问道:“你耳朵聋吗?” 僧不解地问:“你向我说什么了?” “向你说去覆船的路。”老翁说。 “难道你老人家也会禅吗?” “别说会禅,连佛法也尽会。” 于是僧说:“既然会禅,那请你说说看。” 老翁指着篮中的盐问道:“你把这个叫作什么?” 僧答道:“盐。”并反问道:“你叫作什么?” 老翁答道:“不可向你说是盐!” 可是要怎么委婉的提及呢? “一日,佛印禅师与几个弟子刚在室内坐定,他的老朋友东坡居士忽然到访。佛印禅师环顾室内已无空座,便顺口说道:“这里已无坐处,居士想要往哪里坐呢?” “那就以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坐。”喜欢禅辩的东坡居士半开玩笑地答道。 禅师说:“我有一问,你若答得上来,任凭随便坐。若答不上来,要输你腰上系的那副玉带。敢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