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国际友人-《也到京城走一遭》


    第(2/3)页

    这让唐奕感到有点自豪,同时又感到有点忧虑,或者是从心底里萌发出来的同情。

    同情同僚,同情国际友人,因为生活里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生活里从来就没有轻而易举。

    这位国际友人,似乎也觉察到了唐奕,唐奕本来想打招呼,可是英语太差了,不敢,生怕打了招呼反而不知怎么交谈,那就保持这样就好,见面微笑,彼此间有种友善。

    每次都遇到倒也有点尴尬,不过既然这是生活的习惯,何必改变呢,改变只会在下一次的相遇带来更明显的尴尬,所以索性就随遇而安,只是彼此互不打扰。

    小小的培训机构几乎看不到学生,其实他也是用自己所长换口饭吃,这本身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外都这样,譬如央视的外籍主持人,中文讲的非常地道,他在中国不仅生活的好,而且有相当的知名度。

    所以说出色的人生都是相近的,窘迫的生活都会显出忧愁的一面。

    那么,自己是不是太奢侈呢?

    一句“I'm fi

    e!”道出了生活多少的无奈和期许。

    我很好!只有当一个人信念还在的时候,他才会在心底发出最强的音。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为了不为人知的远方和荣耀,人们才愿意在当下忍辱负重,不期助力,不奢体面,不用悲悯。

    是的,悲悯,这正是自己专业的核心价值观。

    悲悯是一种现象,悲悯是一种态度,悲悯是一种对底层人最为温暖的语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