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有关于三的故事-《暮汉乱》


    第(2/3)页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本来就是个很神奇的数字,在洛阳城里,三的故事,亦在发生。

    不管是在城外营寨,还是在城里府邸。

    每当朝阳升起时候,他总能看到吕布府邸里那两人奏曲的身影,当然,第三个人总算姗姗来迟。

    三人同昨日一样,跪坐一处,一人奏,两人听,师傅教,弟子习。

    可是今日,又有些许的变化。

    琴声依旧在,只是人不闻。

    蔡琰很认真地在练琴,当她的手触碰到琴的那一瞬间,她便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可另外两人却有些心不在焉。

    张瑜摆弄着手里的一片枯叶,注意力完全不在曲乐之上,他在等着蔡邕的答案。

    蔡邕脸色不是很好看,对于张瑜的问题,他也没有答案。因为他从未思量过忠臣的心。

    张瑜见其不开口,再度相问,

    “师傅,你已三番通信与袁使君,有何为?有何用”

    张瑜应是在这个历史时段里,唯一一个敢用这样语气这么对待自己老师的学生了吧。

    可蔡邕也没想着训导张瑜,他没有想到,这袁本初为何会做出这样的答复,他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一个毛头小子说倒,上一次是论琴,这一次是论策。

    可是事实就是这般真实,真实得得让他无法反驳。

    琴声渐听渐弱,渐听渐远,直到消失那一刻,蔡邕的思绪完全地回到了那一晚,那个他刚到洛阳的晚上。那个做出最终决断的晚上。

    既然陛下说明日再做定夺,那便明日吧。

    蔡邕早已身累心疲,已确定天子无碍,那其他的都是小事,不值得蔡邕去过度地劳累。

    冷清的院子里,蔡邕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宝贝,古琴与蔡琰,然而,他突然想起,他们该住何处?

    自己太执着于国事,倒是忘了自己的家事了。

    其他人也都各自散去,自己上那去寻得帮助?

    找那群黄巾?倒不如叫蔡邕就地身亡,他誓与黄巾势不两立。

    可自己真的没有办法了,苦恼苦恼。蔡邕抱起琴,用他那皱巴巴的手牵着蔡琰,听着周边夏虫鸣响,难不成今夜,要伴风而眠,随月而栖?

    不说自己这声残败老骨头,让自己宝贝女儿这般受难,蔡邕心里哪里愿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