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狼子野心-《虎痴》


    第(3/3)页

    那么东郡太守桥瑁的进兵,应该就是何进对袁绍做出的一种妥协。桥瑁是地地道道的士人,他的立场肯定是坚定不移站在本集团这边。

    但这个妥协,也只是可有可无罢了。袁绍在这件事上,已经表现出了他的‘短视’,被诛灭宦官的不世之功蒙蔽了双眼,竟同意让董卓入京,洛阳城中的有识之士,定然痛心疾首。

    郭嘉沉默良久,这时候说道:“嘉数次去往洛阳,尝听朋友说起大将军,都说是个小心谨慎的人。怕就怕在这件事上,大将军有所反复,则不美矣。”

    戏忠拍着脑门,惊慌道:“如若大将军临时反悔,派人勒令董、丁、桥三部停兵,洛阳危矣!”

    众人除郭嘉外,都被戏忠吓了一跳。许褚本是知道后续,仍被勾起了兴趣,问:“志才何出此言?”

    戏忠叹息不已,“若不幸被我言中,武猛都尉与东郡太守一是大将军心腹,一是士族中坚,必尊守诏令,停兵不前。而西凉董卓,胆大妄为之徒,之前就曾有不听朝廷诏令的乖戾行径,大将军临时反悔,反让此人有了觊觎朝廷权柄的机会!”

    董卓的狼子野心,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年前西凉乱起,朝廷以董卓为‘前将军’,率步骑三万余随皇甫嵩征讨边章、韩遂的叛军。功成后,未避免董卓日久成患,征其入朝为少府,少府是九卿之一,银印青绶,董卓却以“湟中义从,秦胡兵不愿他入朝”为由,不奉召入朝。年初,即许褚来到汉末之后,灵帝病重,朝廷再次下诏董卓,拜他为并州牧,命其将军队的指挥权让出,董卓又不从,仍以“部曲不愿他离去”为由,带着部队走到河东郡便不再动。

    两件事,都曾在朝野引起震动,坐实了董卓的恶名。

    堂中众人不论出身,都受当世文化熏陶,对大汉多少都有点感情,听了戏忠的话,俱对朝廷局势感到痛心。

    许褚则不然,他此刻只想着怎么着眼于当前局势,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

    “奉孝,我觉得阳城不能打。当命甘宁停兵,遥望之即可。至于李旻,表其至外郡,或对我等更有好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