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袁绍来信-《虎痴》


    第(2/3)页

    正说着,远处数骑飞马驰道而来。

    到营门外,一人高声喊道:“可是许颍川军营?!”

    许褚听得分明,忙叫人打开营门,将几名骑士迎进来。

    许褚便回军帐,由戏忠领这几人过来。初略观之,领头之人与许褚年岁相仿,气宇轩昂,不似凡人;其余四人,亦是英武之辈,年纪大的也不过三十来岁,年轻的也就二十左右,人人身披甲、手按剑,亦不能小觑。

    许褚不敢怠慢,起身温言相问向那领头之人,道:“足下从何处来,有何事相说?”

    领头的年轻人脸上不见对许褚有何恭敬,只淡淡回道:“在下高干,奉袁司隶之命传信于许颍川。”

    原来是袁绍的外甥高干。

    高干正是圉县高氏族人,与高璁是同宗。而在陈留高氏的地位,因为袁绍器重的关系,高干显然是很超然的存在。因陈留离颍川较近,许褚曾听人说过高干之名,典韦也曾提到过他。时人对高干的评价很高,所谓‘文武全才’,‘志向高远’,都是难得可贵的褒奖。

    高干替袁绍送信过来,随行的骑士,应该也是袁绍或高干招揽的各地豪杰。

    ……,“适才见君驰骋而至,英姿焕发,还在想来的是谁,原来是陈留高元才,久仰大名!”

    许褚想着这回说不定是跟袁绍搞好关系的机会,便有意和高干套近乎。寒暄一番,高干不咸不淡应付几句,全然没有什么热情。

    许褚见状,心中不爽利。但他上位已久,城府还是有点的,依旧笑容满面。

    戏忠察言观色,心里亦觉微寒。他比许褚更了解高干与袁绍的关系,这高干又是出身名门又是袁绍外甥,当是左右心腹之人。从高干表现出来的态度,许褚在袁绍或者说洛阳士族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步入正题,许褚问高干,“高元才远道而来,袁司隶可有何信于许褚?”

    高干从怀中取出信,站在一侧的戏忠替许褚接过,放到许褚身前。

    许褚、戏忠在观察高干,高干同样在观察许褚、戏忠。

    在洛阳时,第一次听到许褚的名字是在河进表奏许褚为颍川太守时。那时候,朝野上下都以为许褚已然悄悄依附何进。第二次听说许褚,则是许褚灭阳翟张氏后。高干才知原来这个许仲康,谁的人也不是,只是个纯粹的武夫罢了。

    近十年来天下知名的武人中,老一辈的有名震天下的皇甫嵩,故太尉段颎,以及朱隽等;中生代里,当以董卓、丁原、公孙瓒等为代表;许褚充其量是个后进,甚至比起同样骁勇有名的孙坚,许褚还要差上许多。

    这并非高干一人的想法,而是公论。孙坚曾随皇甫嵩征战四方,所战者,无不是当时气焰熏天的黄巾贼首,哪怕是董卓这样的宿将,提起孙坚都颇为忌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