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乱世归宿-《虎痴》


    第(2/3)页

    这些年随他造下杀戮的弟兄们,原本也多是吃不饱饭的可怜人。没有哪个普通人在可以平安度日情况下,愿意操起家伙造反。‘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大贤良师的教义放在呈平年代,又岂会让千千万万的百姓舍身追随。

    二十名幸存的老兄弟如法炮制,切肤之痛下无人哼出半点声响,都是铁打的汉子。

    ......

    ......

    宗祀之外,许褚静静等候戏忠等人到来,不多时,一路发现异状的戏忠与高干带着人来到。

    “主公,情况如何?”戏忠问道。

    “贼人发生内讧,我与文谦到时,已只剩二十几人幸存。如今,应均已自刎。”许褚淡淡道。

    “那就好。”戏忠点点头,对高干道,“高君,这里事情已了,还请你回县衙通知一声高县令,残局就交由县里的人马收拾了。一路上死伤无算,尸体不能不尽快处理......我带人将县内、外死者尽数掩埋,以免发生疫病。”

    高干尴尬道:“如此甚好,干便立刻回县衙。许君、戏君、诸位,告辞!”贼乱发生在圉县,却是靠着过路的外郡士卒给平息,高璁的畏首畏尾与许褚形成的强烈反差,让高干十分忐忑。此事一了,高璁的县令之位肯定是不保了,即便高干在袁绍那里有一定影响力,陈留太守赵谦那一关就先过不了。赵谦名门之后,性格刚强,岂容庸吏在郡?

    而戏忠揽下处理尸体的脏活,更是让高干汗颜。现在正值入夏,天气渐热,尸体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生疫病。乱世之中,最可怕的兵不是兵乱、贼乱,而是乱象过后留在野外路边的尸体不及时处理所导致的疫病。在这个时期,疫病几乎无药可治,受感染后,剩下的时间便只是等死。

    在不知戏忠有意留下‘一心为功’的印象的前提下,高干对许褚很是高看几眼,这个人虽然出身低,虽然行事莽,好歹还是为天下、为百姓做了事情的。

    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缺点将被放大,反之,当你开始欣赏一个人,他的优点也会被放大。

    由是高干想起了传闻中许褚屯田、禁多收口算等事,暗自点头间心想:等回洛阳后,需对袁司隶说道说道,这个半路出家的‘二千石’,或许值得稍微花点心思。

    ......

    ......

    黄巾这把火烧得快,灭得也快。陈留郡中得到消息后,赵谦不敢轻视,由兵曹赵宠一起,亲自带着郡兵赶来。点兵点将,征发粮草等准备工作花去些时间,等赵谦、赵宠行至高阳亭,就听说了黄巾贼被剿灭的消息。

    赵谦捏着胡子,叹了口气,谓左右道:“不想欠了这许褚人情。”

    赵宠武人出身,也不像郭图对许褚有旧怨,反倒是存着莫名其妙的好感,于是帮腔道:“许颍川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既已为‘二千石’郡守,府君还是顾及下基本的颜面吧。”

    这话赵谦听得也舒服。李旻那边先不谈,许褚最让赵谦反感的,还是他坐上太守之位的方式有要挟朝廷的嫌疑。一个二千石大吏,按照正常流程要走的路有很长:首先是身份,必须是士人,当然权贵子弟不在此列;再是履历,这一点查看曹操的仕途轨迹就可得知东汉官场的常态。

    曹操先是被举孝廉(此一条或可换成更难得的‘茂才’),被举后入朝为郎,培养一定的政治基础,再为洛阳北部尉,后被调至顿丘为‘一千石’县令,之后因事闲居,两年后被征召为议郎,再之后便是黄巾之乱,曹操官拜骑都尉,在皇甫嵩的麾下讨伐黄巾。这次讨伐黄巾对曹操来说不是真的去打硬仗,而是镀金,镀上这层军功后曹操才被任命为济南国相,与一郡太守相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