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何进之死(下)-《虎痴》


    第(3/3)页

    许褚趁着入座的功夫,开始打量屋内其他人。还真有一个认识的,乃是荀彧。此时不忙叙旧,许褚向荀彧点头示意,便走到席位上坐下。

    屋内众人,皆属于袁绍一党,或者与袁绍最亲近的士人。袁绍一一介绍,分别是许攸、鲍信、王匡、伍琼、张邈,加上许褚认识的荀彧、钟繇、何颙、高干,一共九人。

    许攸字子远,现与高干都是袁绍的客卿;王匡字公节,是大将军府掾;鲍信字允诚,张邈字孟卓,两人均为武职;伍琼是城门校尉,何颙何伯求是司空府掾,钟繇、荀彧前者为尚书郎,后者为守宫令;曹操仍旧是典军校尉。这些人无一不是当下或不久的将来影响深远、干系大势的人物,可谓是豪杰云起,群英汇聚。

    许褚听完袁绍介绍,顿时生出:我竟然也有能和这些人同居一室的时候!能见到这些英雄人物,也不虚此行了!

    袁绍介绍完众人,又将许褚略一介绍,才开始继续许褚到来前的话题。之前他们在谈论的,正是鲍信的事。鲍信受大将军何进之命回乡募兵,募得士卒千数,骑兵百数,也算是不辱使命。而在说鲍信的事之前,却是在讨论两件事情——董卓以及何进。

    董卓现在夕阳亭附近,对洛阳虎视眈眈,袁绍因此十分忌惮;恰此时何进居然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奉太后之诏进了宫中,万一出现变故,事情就不好说了。

    袁绍为了谋求‘除宦’的不世之功,经营多年,在这个眼看就要成功的节骨眼上,怎么可能放弃。换言之,袁绍现在心里其实有些盼着何进出现意外,因为按照局势发展,何进如果不出意外,宦官在何太后,车骑将军何苗等贵戚的庇护下,似乎完全可以翻过身来。最近的迹象,也表明了这个可能性非常大。

    何进入宫后,不仅袁绍担忧,袁隗、袁术也是一样的心态。袁绍府中聚集了朋党商议,袁隗、袁术那边也聚集了一批人。袁家作为士族的领袖,若事有不协,首当其冲便是他们。所以袁绍、袁隗、袁术,此时都在想着怎么利用手中的资源,应付可能出现的状况——何进出现意外。

    许攸从来都是个胆大包天的人,在座诸公不敢明说的事情,他毫无顾忌。只见许攸说道:“大将军入宫已然多时,现在仍未有消息传出,极有可能已被宦官控制。司隶,诸位。攸有一言,非危言耸听。”

    袁绍道:“子远但说无妨。”

    “此千钧一发之际,不仅我等,张让、赵忠也被逼到绝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将军入宫面见太后,不论所奏何事,都将引起猜疑。宦官为了自保,难免就会做出‘胆大包天’的举动。”

    话音落地,众人皆皱眉。许褚环视周遭,发现众人脸上的神色其实都对许攸的猜测认同了七八分。接下来王匡、鲍信、何颙都说了一番意见,大体与许攸的判断相同,都是建议袁绍马上整顿好人马,以备不时之需。

    许褚位次最末,刚好与荀彧相邻。诸人说话时,许褚轻声对荀彧道:“文若,京都将有兵祸,何不与我同行?”

    兵祸?荀彧斜眼望向许褚,亦是细声道:“仲康如此笃定?”

    许褚当然笃定,今日入京,种种迹象,何进的人头今夜就要落地。于是朝荀彧重重点头,“在下蒙文若举荐之恩,不能不报,既然现在京师之中,当护你周全。”

    荀彧微微点头,似有些感动,说道:“若不幸为仲康言中,还是以大局为重。”

    说了一阵,袁绍让鲍信、张邈、曹操三人各自去召部曲待命。曹、鲍、张三人脚还没有踏出屋门,门吏慌张而至,跌倒在地,惊惧道:“司隶!司隶!”

    曹操一把将门吏拉起来,问:“何事惊慌至此?!”

    门吏回道:“宫中来消息,大将军谋反,已伏诛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