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三顾舍中劝离京-《虎痴》


    第(2/3)页

    许褚了然,戏忠的话乍听下会让自己觉得袁绍等人太过于天真,可要是撇开他来自后世对董卓的了解,谁又能笃定董卓会做下一系列‘丧心病狂’的事情来呢?袁绍、袁隗等人,或真如戏忠所说,对董卓还抱有几分幻想也说不定。

    荀彧跟钟繇更是联想到灵帝死后一系列的朝局变动:一开始的时候,史候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同录尚书事,那时候朝政大权分别在何进、袁隗、何太后、宦官四股势力手中。现何进、何苗身死,谋害何进的宦官一党也俱死了个干净,没有了何进、何苗两兄弟以及宦官,何太后居深宫之中,犹如一寻常妇人,完全没有了话语权。朝政大权至少在名义上已被以袁隗、袁绍为首的士人集团所把控。在这个关口,董卓虽然成了意外的变数,可真要划出道来让袁、董两方在朝内朝外角力,董卓哪里会是袁氏的对手。

    荀彧、钟繇这么一想,竟也突然冒出一丝幻想,或许事情还没到最坏的程度。也就这么一想,戏忠马上继续道:“然董卓匹夫,断不会以常理跟袁氏较量。”

    荀彧、钟繇皆叹气,前者将茶汤一饮而尽,语重心长地对许褚道:“仲康,局势如此,你不可不早做打算。”

    许褚抬眼看了荀彧一眼,‘早做打算’什么意思?

    又听钟繇道:“若事有不谐,仲康当速离京师!”

    许褚这才知道,两人来探望自己,是在想着这个阶段袁氏万一落败以后的事。不得不说,荀、钟二人还是很有远见的,他们通过自己的政治眼光,嗅出了朝纲崩坏的味道,故而提醒许褚——你大小是个太守,多少有些兵马、人才,早点做准备吧。

    送走二人后,许褚端着茶汤,良久无言。

    戏忠打破沉寂,言道:“现颍川屯田事应已毕,只可惜京都大乱,信道断绝,徐君与枣君收了多少粮食,我等不得而知了。”

    许褚的思绪被戏忠带回到了颍川根据地,他不由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袁绍会不会尽可能地重新安排一批人把离洛阳较为相近的郡给拿到手。而他这个颍川太守,因为种种原因,会否不得为继?

    此想法一经萌生,许褚便有些坐不住。好在他到底是到了洛阳,有了跟袁绍集团接触的机会,好在他身边带着戏忠,有了商量的对象。不然要是留在颍川,朝廷表他人为颍川太守的诏令一下,许褚纵有‘雄心’,在得不到世家有力支持的情况下,真不知该如何自处了。

    钟繇、荀彧提醒他早做打算,大概也有这一层意思在。

    把这些考量说与戏忠听,戏忠宽慰道:“主公帮助司隶攻打宫城,迎回天子,是有功劳的。而且目前来看,主公做的很好,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司隶这边,与董卓为敌。所以即便主公是‘武人’,有被司隶、诸公轻视之嫌,亦不必担心袁司隶会动您颍川太守的位置。”

    许褚心内稍宽,却听戏忠说道:“只是不得不防董卓。”

    是啊,董卓的部将胡轸在邙山脚被乐进折了一阵,往小了说是与许褚有了私怨,往大了说也让董卓明白许褚是敢于反抗他的人。因此,董卓兴许会对许褚坐在离京都如此之近的颍川太守位上有些想法。

    “主公,董卓立足未稳,短时间腾不出手顾及我们。这段时间,当好好利用。”

    许褚点头称是。

    这一夜似乎特别漫长,许褚与戏忠谈到夜深,方胡乱睡下。翌日天色微明,忽有人在门外求见。

    曹操来了。

    许褚忙整理一下袍服,与戏忠一道将曹操请进屋里,但见曹操顶着偌大的黑眼圈,似是彻夜未眠。

    许褚笑问之,曹操苦笑道:“与本初秉烛夜谈至天明尔。”

    却原来是诸人散会后,袁绍又将亲信之人复又请回,除了曹操,还有张邈、许攸、高干、伍琼等人。所谈者,不外乎接下来应对董卓的既定方针。

    “我睡了个通透,袁绍那边居然已经有了定案。原来荀、钟二人,竟也不能得袁绍的深信。”许褚暗自想道。

    这会儿曹操想是疲累不堪,仍忙不迭来找许褚,应是有重要的事要说,头一件,便是袁绍定下的方针。

    八个字,‘拉拢丁原,静观董卓’。

    怎么拉拢,曹操说道:“操与孟卓提议,表丁原为执金吾,协制董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