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荀攸是相对内秀的人,他的赞赏多表现在神情上,言语中倒没刻意为之。郑泰此人虽是士人,但如陈留太守赵谦一样,都是个性非常刚强、直接的人。 郑泰看向荀家叔侄及周毖,说道:“许太守不畏董贼**,国之勇士,亦不过如此。真乃豫州伏虎也!” 伏者,有隐藏之意。郑泰这是说许褚是一头隐藏着的猛兽,加上前一句‘国之勇士’的褒奖,其意便是许褚日渐壮大后,将会是对抗董卓的一把利器。 许褚看诸人面色,郑泰言及‘董贼’二字的时候,没有人觉得惊讶或者惊慌,似是对此话出于郑泰之口显得习以为常。 许褚不知道,郑泰现在赋闲在家,就是因为当初进言大将军何进说:“董卓残忍暴虐,野心无穷。大将军若倚仗董卓参与朝政,祸不远矣。”何进当然是没有听从,于是郑泰就弃官离去。 郑泰的识人之明与刚强之性,都在此事中体现出来。 许褚心道:由得罪董卓一事,间接地让士族更待见自己,目前来看效果还算可以。 谦虚几句,和众人闲谈一会,最后话题还是回到许褚身上。 因为不论是荀攸的黄门侍郎还是周毖的侍中,都是天子近侍,许褚将要封侯、拜庐江太守的事情他们很快就知道了。 这一次的任命,不像上一次拜守颍川时显得那么突兀,从在座的几人话语中,许褚明显感觉到他们乐于接受此事。 荀攸说道:“董卓占据皇家林苑,强派他的湟中义从、秦胡士卒驻守宫廷,对朝廷来说,已是尾大不掉,短期内难以遏制其汹。司隶遣君去庐江郡,又遣鲍允诚返乡,虽是不得已之举,仍不失为一种应对。” 许攸他们是把鲍信离京返乡,还有许褚拜庐江太守两件事都归为袁绍的运作中去了。 恐怕在洛的所有士族,都开始察觉到这个苗头,认为袁绍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却又听周毖说道:“许君觉得董卓此人如何?” 许褚想了想,回道:“在下切以为,董卓此人野心极大,或将仿效伊、霍故事,入主朝政。” 在座四人大惊。 伊尹、霍光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废立天子。 许褚语出惊人,并不是想‘哗众取宠’,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两叔侄对他的印象。他功劳有了,起事的基础有了,现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间名士对他的认同感。要想彻底改观荀彧、荀攸等士人对他的看法,就得表现出远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临时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废立天子的可能性。 这件事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发生,拥有后世眼光的许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时机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对董卓的内心想法只隔了层窗户纸的时候。 荀彧、荀攸一点就通。 周毖则言道:“董仲颍是外臣、武人,于朝中并无威望,岂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凉州人士,在座四个人里,他对董卓的看法是属于相对温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