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自为相国,徐庶远道归来-《虎痴》


    第(2/3)页

    董卓痛苦的地方在于:明知道这些人要干什么,他却没有办法。他的命令连河南尹都出不了,连个人都抓不回来,遑论阻止郡守国相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招兵买马了。

    贾诩小心翼翼地看了眼董卓神色,试问道:“明公在担心什么?”

    董卓说道:“有了曹、许两个竖子起头,我担心二袁不甘人后……再者三辅那边,皇甫嵩与盖勋的事情还未有定计……”

    贾诩心中一动,诚然袁绍、袁术及其党羽们人多势众,可是最让董卓难以安睡的还是昔日平定黄巾之乱的首功之臣皇甫嵩。“明公英明,袁党诸人各有虚名,但以诩观之,大多是无有实才之辈,唯曹操、许褚稍有胆气罢了。皇甫将军天下名将,其麾下的部曲精锐非常,倘若皇甫将军起兵反对明公,确实是明公最大的敌人。”

    董卓听出弦外之音,疑道:“你是说皇甫嵩不会起兵?”

    贾诩回道:“明公是关心则乱了。昔日明公曾在皇甫将军帐下为将,要说对皇甫将军的了解,没有几个人能胜过明公的。此人用兵如神,堪称一代名将,只是太过迂腐、愚忠,势必会为了保全自己的‘汉家纯臣’之名而韬光养晦。”

    董卓想了想,就知贾诩所言非虚。如果不是皇甫嵩近乎迂腐的‘忠心’,早在先帝拜他为并州牧,诏令他将兵马全数交给皇甫嵩的时候,皇甫嵩就有机会扳倒他。当时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建议皇甫嵩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把董卓给杀了,可惜皇甫嵩认为自己没有朝廷的旨意擅杀董卓不妥,错失良机。

    错过了前一次,也就会错过这次。

    贾诩对人心的把握可谓如火纯青,他认为皇甫嵩在董卓违抗先帝诏令的情况下都不愿意对其下手,现在董卓把持朝政,名义上是‘正义’的,那他就更不可能动手了。

    第二天,蓄谋已久的董卓被朝廷任命为相国,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许褚回到舒县郡守府时听到了这道消息。

    来到东汉之前,许褚一直以为董卓是个凶名昭著、十恶不赦的武夫,像废立天子、自为相国的种种举措也不过是董卓跋扈骄纵的表现而已。现下身处这个时代,许褚却是知道董卓虽然仍旧是个凶名昭著、十恶不赦的军阀,但是他的那些‘跋扈’的举措也并非是无的放矢。

    废立天子,一是通过立‘董侯’给自己披上了外戚的伪装可以更加名正言顺的操控朝堂,二是以此宣示自己的力量,警告那些反对他的人;自为相国,则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对董卓而言,他的战场不仅是前线,还有朝廷这个大后方。为了使自己名义上立于不败之地,也为了让袁绍等人师出无名形同反贼,他就必须成为公卿大臣之首,位高于袁隗等人。有了相国的头衔,他就能集中精力对付袁绍等人了。

    相国这个跳跃性的任命,肯定会遭到朝臣的反对,让他声名更加狼藉,可就形势而言,也是董卓的无奈之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