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操叹道:“河内郡离洛阳比颍川近,不知袁车骑听说之后作何感想。” 许褚咧嘴一笑,“袁车骑心中定然悔不当初,只是不会说出来。” 曹操大笑,“敢这般说袁本初的,愚兄还以为天下就自己一个!”复又叹道:“昔年愚兄曾随左将军征讨过兖、豫黄巾,此公文韬武略天下无出其右,不愧当世名将,只可惜......” 曹操没有往下说,许褚却也猜得到。皇甫嵩是要做纯忠之臣的人,即便董卓鸩杀了刘辩,即便明智是陷阱,他也定会从诏入京。他一入京,没有了右扶风三万精兵的掣肘,董卓的迁都就水到渠成了。 平定黄巾,皇甫嵩是首功之臣,镇压凉州叛乱,他同样战功赫赫;然董卓入京掌政,为祸洛阳使天家威严不再,山河崩离之处,亦是有皇甫嵩的‘功劳’。 国与家,是与非,谁又能说得明白。 ...... ...... 阳翟旧太守府。 大冷天里,孔伷手中忒自握着一把羽扇,随意地摇着。故作云淡清风,本就是坐谈客的强项。不过堂中诸人都明白,孔伷此时的心情非常糟糕。 日前轮氏、阳城两县遭遇兵败,折损了兵马还在其次,更严重的是,孔伷的威望受到了强烈的质疑。这关口,却又听说曹操、许褚已经合兵,正在往阳翟方向赶来。 孔伷手足无措。他是大名士,是豫州刺史,收了汝南、梁国、鲁国三地的兵马,麾下精锐四万余,差不多就是个州牧了。若说他什么本事也没有显然是不现实的,三地的郡守、国相俱是他亲自过去、或手书一封游说才出兵助他讨董,这份辩才,孔伷尤为自傲。 也就辩才尚足一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