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辛佐治远谋战后事-《虎痴》
第(2/3)页
辛毗说,讨董一事进行到现在,局势已经非常明朗,联军方面,因为敌我双方的各种原因,必然是攻不破洛阳周边的关隘的,董卓方面亦如是。
董卓虽然坐拥雄兵十数万,可是他也没有办法把军队派到中原各地,将整个天下收入囊中。
辛毗认为的原因有二。
首先,董卓是武人,即使有一些‘操守不佳’的士人依附于他,在政治上他仍是处于被孤立的状态,之所以能把持朝政,全靠手底下的那些骄兵悍将。一旦他的军队进入中原各州,等于是把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全都逼到了联军一方,在中原几乎毫无根基的董卓,目下是不可能占领的了中原各州的。
其次,董卓的势力范围其实并不大,东边最多能延伸到河内、河南尹等地,过后就是正与他交战的讨董诸雄的势力范围;而往西,到了凉州地界,董卓也没有办法把整个凉州握在手里,那里可还有着韩遂、马腾等人的叛军,董卓其实是腹背受敌,两面堪忧的。
有了这两个原因,辛毗当即便断言,讨董一事,终归是无胜无败之局。
许褚隐然猜到了辛毗想说的是什么,当是建议许褚开始对讨董结束后的天下格局进行分析,从而定制出可行的计划。
果不其然,辛毗分析完毕后,说道:“董贼放弃洛阳,迁都长安,拉长了联军的战线,收缩了自己的防线,我等更加难以击之。是故,群雄并起的乱象已起,君侯此时已名震天下,用不着再继续挥师东进了,当速班师而归,徐图大计。”
辛毗口中说的‘君侯已名震天下’,郭嘉、戏忠、姚昇三人都十分认同。
确切的说,应该是曹操、许褚、孙坚三个人,眼下成为了诸侯讨董的最大受益者。这不奇怪,讨董联军里头,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观望,选择了按兵不动,固然此举保存了他们的实力,让他们能在后续的‘互相攻伐’里占到一些便宜,可丢掉的人心、名声可就多了。
许褚对此感触尤其深,历史上曹操是怎么崛起的?一部分原因是曹操本人的能力跟眼光都非常出众,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曹操通过讨董一事让自己在讨董群雄中鹤立鸡群,泾渭分明地将自己与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区分开来。所以后来荀彧来了,郭嘉来了,渐渐的,程昱、荀攸、刘晔、枣祗等等人才都来了,曹操这才有了争雄天下的资本。
姚昇亦说道:“辛君所言甚是,君侯当早做谋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