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了许多,贾诩长叹一声,返回军帐之中。 董卓朝他勉强笑了笑,说道:“文和,外头冷,快来火炉边上暖和暖和。” 贾诩笑着谢过,看得出来,董卓的心情有些不好。 辅佐董卓多时,贾诩知道董卓是个多疑的人。这个掌握大汉乾坤的男人,曾经重用伍琼、周毖,袁绍等人起兵之后,一怒之下将两人杀害,可过了没多久,董卓就后悔了。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以朝廷名义委任刘表为荆州刺史这件事,董卓也后悔了。 “文和,刘景升到哪了?” “回禀相国,应已到了荆州。” 董卓眯着眼,晃荡了下手中的酒杯,说道:“文和,我还是不怎么放心啊。” 贾诩伸手在火炉上烤了烤,低着头道:“相国在担心什么?” “刘景升汉室宗亲,党人八俊,向来与我不对付。他去了荆州当刺史,果真会和袁术这小子争权夺势么?哎,我是怕他到荆州之后,反而跟袁术搅和在一块儿,一起来对付我们。” “相国多虑了。”贾诩谦和一笑,抬头看向董卓。 不知为何,每次看到贾诩的这种笑容,董卓就会很安心,不过在安心之余,又难免有几分心悸。贾诩诚如阎忠说的,是个不世出的谋臣,可最近这段时间,听说他总是长吁短叹,似乎心中有些不顺。 董卓收起心思,说道:“文和何意?” 贾诩说道:“袁公路盘踞在鲁阳,近一个月一兵未出,相国以为他在做什么?” “噢?卿且说来听听。” “不外乎以他袁氏嫡子之资,收用荆州士人,整顿兵马,搜集辎重,为日后夺取荆州做准备。相国今派刘景升去荆州担任刺史,袁公路素来骄横,他乃是先到,刘景升是后来,岂会相让。” 董卓颔首,复又疑道:“袁术骄狂,我是知道的。可万一刘表中看不中用,刻意忍让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