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兖州将乱,实战振气-《虎痴》


    第(2/3)页

    两人的讨论告一段落,许褚听在耳中,顿时想道:历史上兖州的战事起先应是刘岱取得了胜利,原本以为历史会有所更改,但从郭嘉说的话来看,似乎刘岱还是会获胜。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成败。

    放在桥瑁身上,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他与刘岱出身仿佛,无有优劣之分,东郡又是兖州大郡,本来这次相斗,应当是五五开的局面,可架不住桥瑁性格太过张狂,在酸枣得罪了太多人——从与鲍信交谈时,许褚得知了群雄在酸枣时的详细情况,据鲍信说,桥瑁因为自己‘诈作三公移书’,常因此自得无比,与酒宴上时不时以此奚落其他诸侯。

    时光回溯到二月,那时候袁绍、袁术一个困居渤海郡,一个空有后将军之头衔,久久不能起兵,为何?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样的借口。这个借口正是桥瑁帮他们找的,用三公的名义传檄天下,解决了战争正义性的问题,这才有了诸侯并起的盛况。桥瑁因此自得,倒也说得过去,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以此陵蔑其他诸侯,成了众人皆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想到这里,许褚忽然出声道:“志才、奉孝、佐治,你们说说,是不是张孟卓早就想好了要对付桥瑁,这才急于从我们手里拿回圉县。”

    郭嘉等相顾而视,出声道:“或有可能。”

    如此一来,张邈出尔反尔就说得通了,因为他要跟桥瑁作战,战事一起,郡中就会有空虚的时候,而那个时候,陈留郡的南面门户却握在别人手里,让他如何能接受。

    兖州最强大的诸侯就是张邈、桥瑁、刘岱三人,假如被许褚等人言中,刘岱早就联合了张邈对付桥瑁,那这场战役的胜负可想而知了。

    “可惜啊可惜。”许褚叹道。

    郭嘉等疑惑视之,许褚遂解释道:“假如桥东郡与我亲善,我传信于他早早提防,或许还能多个盟友。”

    郭嘉等人一笑置之。

    桥瑁何等狂傲,怎可能跟许褚这样的‘武人’亲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