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私学-《虎痴》


    第(2/3)页

    不消片刻,蔡邕复道:“哎,讨董暂告段落,战事似有缓和之意,今阳翟郭氏等望族邀请各方名士参加诗会,仲康,你不觉得其中有何门道吗?”

    许褚拱手道:“还请蔡公指教。”

    蔡邕摆摆手,说道:“指教不敢当,不过确有一言,想说与你听。”顿了顿,续道:“今方战乱之后,正是重整文事之时,老朽客居张公府邸时,常与张公提起要办私学一事,今日既然与你相见,便也想跟你谈谈这件事。”

    许褚听了‘私学’两字,顿时心潮澎湃,面色却不改,暗自想道:诸如阳翟郭氏、辛氏,以及长社钟氏、颍阴荀氏、许县陈氏等清流望族,皆都有办起自家的私学......而阿颖家里,因为家道中落,已经多年未有办私学了。私学一办,与名望上自对张氏大有提升,这还只是其一。现我往击董卓,克复洛阳,已然有了角逐天下的资本,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况是我妻族?他们要想壮大,私学便是个很好的途径,收的学生越多,我以后可以辟用的人才就越多,张氏也会跟着枝叶繁茂起来......

    “蔡公的意思,可是要于近期在鄢陵县办起私学?”

    “非也,乃是在庐江郡郡治舒县办私学。”

    “舒县!?”许褚惊讶间脱口而出,看向张太公,“张氏宗族愿举族迁往庐江郡?”

    张太公颔首道:“以往老夫喜食酱菜,尤其是孙女阿颖腌制的,可自从阿颖嫁给你后,你这混小子也不知道时不时送来些,为了一饱口福,可不就只能追到庐江去了?”

    许褚笑着附和道:“确是晚辈的不是。”

    张太公的‘酱菜’云云不过是托辞,其意是在告诉许褚,他已然想通了,与其在颍川郡活在这些名门望族的阴影下,不如就去名族相对较少的庐江郡发展。而且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张太公也想明白了,战乱不知要持续多久,颍川又是地处中原的四战之地,留在这里有着诸多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孙女婿如今既贵为一方郡守,地盘有之,精兵强将有之,何不干脆举族迁至庐江?

    即便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家族迁至他地的情况也多有发生。为了生存与发展,许多家族不得不在外力逼迫之下远走他乡。

    蔡邕熟视许褚,问道:“你意如何?”

    许褚沉吟着,张太公的心思他想明白了,可蔡邕呢?他究竟为何对此事如此上心,难道是重返朝廷的愿望不得实现后,他又想着著书立学,扬名后世?于是便试着问道:“敢问蔡公,若我张氏办私学,阁下可愿屈尊讲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