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两部督邮皆名士-《虎痴》


    第(1/3)页

    庐江郡界,黑压压的一片人群立在那,足足有近百人,大部分都是郡中的官吏,有一些是蓼县的官吏。

    跟头一次来庐江一样,许褚走得还是蓼县这条路。

    周异、姚昇站在人群最前,黑袍高冠,腰携印绶,对着远处不时眺望。

    许褚与荀彧、郭嘉、甘宁、典韦等文武要员甩开大部队,策马先至。

    双方相见,周异、姚昇领头拜倒在地,齐声道:“恭贺明府得胜归来!”

    许褚心中高兴,面上责怪道:“马上就要秋收,备寇的事情也要开始做了,你们不留在郡府,大老远跑过来做什么?”

    随口一说,轻轻带过,许褚向姚昇、周异引见了荀彧。

    姚昇自是认得荀文若,当下兴奋道:“不想颍阴‘王佐之才’,今也到了庐江来!”

    周异此前未与荀彧结识,可荀彧的大名,他何尝没听说过,热切道:“荀氏世代清名,荀君博学多才,在下免不了日后会叨扰荀君。”

    周异、姚昇,一个庐江郡望,一个是吴郡名士,但在见到荀彧后,俱都暗暗收起了故往的自矜之心,荀氏的名望、荀彧本人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

    ......

    从蓼县到舒县,几乎是横穿了整个庐江郡。

    许褚一路与荀彧、姚昇、周异、郭嘉等人策马同行,顺带着把庐江的情况稍稍给荀彧做下介绍。实际上就算许褚等人不说,荀彧也分外留意着。

    粗略看来,庐江郡中各县的乡、亭百姓较之颍川要更贫困些。这跟地理环境有关系,也跟庐江郡的山高皇帝远有关系。

    每经过一亭,荀彧便到亭舍中坐一坐,问问该亭的亭长本亭的概况。

    府君车驾在右,小小的亭长自然如实相告,一路问过十余个亭的亭长,荀彧得到的讯息是:乡亭的百姓与颍川郡一样,有贫有富,但贫富比之颍川郡更悬殊。

    富者之家,有自己的庄园,良田动辄成百上千亩,养有徒附、门客,出行车马冠盖,居家妾婢相随,锦衣玉食。穷困者家徒四壁,身无长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奔波劳苦,犹然不能饱食,既吃不饱,也穿不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