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聚拢甲兵,师出有名-《大唐远征军》


    第(2/3)页

    大家提着脑袋跟着拼命,要的可是荣华富贵,可如今荣华富贵有了,全在家里,自己还是在外面跟着吃风喝雪的,就如当年项羽所言,富贵不返乡,如锦衣夜行。拼下这么大的江山,不少人都满足了,不想再拼了!

    各部主事,补缺,拾遗,九寺五监好几百下级官员纷纷上书反对。

    而且除了文臣,就连武官也是有些不愿意再行,当然,如‘药’格罗,苏烈这类跟着李捷起家的功臣是不会与李捷意见向左,可作为闽军支柱,关陇集团子弟纷纷上书要求返乡,尚且留在安条克附近的军团一共上了千多封书信,又是堆满了凤阁。

    十几个宰相被烦的不厌其烦,不得已,宇文节出面,找到了言官首领萧盛以及御史台首领,御史大夫李刚进行密谈。

    闽王要称帝这事儿毕竟事关重大,朝廷内部可有着不少老学究老古董,到现在大闽名义上还是大唐的藩王臣,就如同上次阿拉伯大败时候,长孙无忌一届老匹夫几千人,偌大的朝廷居然绝大部分倒向了长孙无忌,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恐怕还会闹起风‘波’。

    果然,李捷这称帝的底牌比核威胁都好使,不说真心跟随李捷的麾下谁不希望自己主上能进一步,将来也与大唐平起平坐,且说李捷如今定下目标,在君士坦丁堡称帝,谁敢否决?

    谁不怕将来追究起来,被人当头断喝一句,就是汝要阻拦我主称帝?任何罪过也没有这罪过大!政治上站错队从来都是吵架灭族的大罪。

    李刚出身陇西李氏,老萧盛也属于外戚,他俩自然也乐于拥戴闽王称帝,‘交’了个底儿后,原本反对继续征讨东罗马的两个老顽固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没口子答应下来,甚至还承诺去劝说麾下的文官。

    五月十五,有了宰相与言官们的努力,驻扎在安条克的大闽文官集团又恢复了通畅,谁敢不努力干活?言官弹劾的干活!到时候弹劾奏折一到,宰相大笔一挥,某某君昏庸怠惰,不宜为官,到时候自己丢官去职不说,还得连累家人前程,谁还敢消极怠工表示抗议?

    而且还有一个消息传出来,闽王爷终于要称帝了,夺取西方的罗马帝位于气运,最后拼这一回,就是拥戴从龙之功啊!

    从天竺运过来的刀枪剑戟,盔甲粮食,‘药’品物资在安条克的仓库中堆积起来,堆满了一个又一个大仓库,同时路过安条克的亚美尼亚兵还有南方阿拉伯人骑兵聚拢的消息也解决了兵源问题,唯一酸溜溜的就是诸军诸卫中郎将,都尉级别的军官了。

    闽王称帝,看起来这是大闽最后一战了,正式建立帝国后封侯拜相的机会就将少到极点了,错过了,也许再等个机会就得下辈子了。

    可,离开家好几年了,也实在是想回家看看了!

    这种纠结下,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中下级军官还是跟着一批批返乡大军踏上了返回天竺,呼罗珊甚至遥远的八闽,剩下三分之一则是带着亲兵亲丁,跟着李绩南下去了耶路撒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