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伪阿鲁比昂号的四个纳格库完成后,伪阿鲁比昂号的MS能力空前强大。 珀伽索斯号的六机容量、舰桥两侧两个小型纳格库的共计二十四机容量,是战舰精锐战力的数量。 双四棱柱结构的双柱,又各自加装了"不对称双层结构"的通用纳格库。其下层仓库是标准规格,用来搭载MS;而上层仓库却略显低矮,只能搭载MA或者钢坦克:上下层容量,无疑各是一个大队,两个双层纳格库,就可以容纳四十八机MS和四十八机MA! 这样的搭载量,后勤补给的压力就会很大。 MS搭载舰,一架MS所占的空间,顶天也就数百个立方米。可是为了补给和维护这些MS、并提供更换的配件,需要的空间可就大了! 好在这战舰的主体结构,将由千濑酱去完成。 或许,也只有由动手能力惊人的千濑来负责这战舰的制造,才可以用这种规模的战舰,搭载如此多的机体吧!……那些各种各样的系统,交由千濑以其特殊能力纳米金属机器人吞噬重组、并优化空间占用后,得到的多余空间,做为物质仓库,足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另外的原因,是战舰的龙骨、支承和壳体,采用了拟TD-Blanket结构。 接近和模拟物理极限的拟TD-blanket结构,其材质的致密度,无疑是有相当保证的。 当战舰的龙骨直径从十米压缩到零点五米、当装甲的壳体厚度从五十厘米压缩到四厘米不到、连那些密密麻麻排布用来连接龙骨和壳体的支承柱规模也缩小十倍以上后,伪阿鲁比昂号上就已经多出了大量的额外空间…… 伪阿鲁比昂号,是正版阿鲁比昂号规模的两倍。 做为同级战舰的缩放版,各方各面的空间占用比例本理应相同。 可是到最后,伪阿鲁比昂号战舰的H形状主体搭建完成,舰桥两侧的双四棱柱联合结构却几乎完全是空的。就连连接两个棱柱结构对的舰桥区,其空间利用率,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左右! 伪阿鲁比昂号的舰桥区,用来连接双四棱柱联合结构,大概分三个区域:船坞区、主体建筑、动力区…… 第一个区域是上方靠前的专用船坞,专门用来搭载珀伽索斯号。可以这么说,停泊在阿鲁比昂号上面、并紧固以后,珀伽索斯号就成为了伪阿鲁比昂号的门面,也就是一号舰桥,这个部分并没有什么特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