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3)页

    众人心想,看你这架势,不像是不跟人计较的啊……

    “怎么没管呢,我爹真是为他操碎了心!只是那小子打小就这样,一不留神就给你闯个祸。”项小羽将她安顿到自家院子的板凳上,叹道,“我家鸡窝里的鸡被他祸祸得差不多了,这不就跑去你家捣乱了嘛。”

    贾桂花见她三言两语,就想把项前进的偷盗行为定性成孩子捣乱。

    吊梢眼一挑就想反驳。

    项小羽笑眯眯地安抚:“他要是真想偷,就去别人家偷了,哪会偷到支书家?他是知道你肯定会找我爹告状,才敢进你家鸡窝的。就等着我爹给他擦屁股呢!”

    贾桂花仔细想想,好像有点道理。

    偷到别人家,这事八成就不了了之了,毕竟全队也找不出几个敢打到队长家门上的。

    徐知青是陪着媳妇过来讨说法的,见他们拉拉杂杂半天,说不到正题,就捅了捅媳妇的后背,示意她赶紧提赔偿的事。

    贾桂花收到提示,便问:“你家队长叔呢?你一个小丫头哪能当家,我得找说话算数的谈。”

    被人瞧扁了,项小羽的笑也淡了下来。

    “咱们队现在最大的事就是争取机械化养猪场的事,这些天我爹下了工就直接去大队部开会了。”

    宋恂见他们终于谈到赔偿的事,就走出了人群。

    鸡不是项队长吃的,没道理让队长家帮他们赔。

    他没找孕妇贾桂花,而是看向躲在贾桂花身后的徐知青,“这两只鸡与项队长家没什么瓜葛,不用找他。误吃了你家的鸡,确实是我们不对,应该赔偿多少,还是咱们之间商量吧。”

    徐知青早就留心观察过他了。

    知道他就是大家私下在传的那个,大瓦房新来的干部。

    想来应该是不差钱的。

    “桂花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徐知青并没有直接提补偿的事,他指指媳妇,温声说,“这两只鸡是我们家精心喂养,准备留给桂花补身体的。”

    宋恂点点头。

    话虽如此,但两只鸡已经升天了,只能在钱财上补偿一二,鸡是变不出来的。

    “估计那小子已经把鸡偷吃了,要不你们按照市价把鸡钱给我们吧。”

    贾桂花补充:“我们家的鸡一天喂五顿,一只鸡有四斤重,想养出我们家那样的大肥鸡可不容易。”

    被人唤作“一婶”的方脸大娘插了话:“桂花,你家养的是鹅还是鸡呀?怎么那么重呢?”

    其他人就跟着哈哈笑。

    可不是嘛,鸡的食量就那么些,你喂五顿还是八顿,有啥区别。

    这话也就能糊弄糊弄城里人。

    贾桂花的脸皮还不够厚,改口说:“那就按照三斤算吧。供销社的毛鸡是七毛钱一斤,平时根本买不到。”

    徐知青:“有市无价。”

    “小宋同志是刚来咱们大队的,我也不跟你多要,”贾桂花好像给了宋恂多大面子似的,肉疼道,“就按一块钱一斤算吧。两只鸡六斤,一共六块钱!”

    嚯!围观的社员都惊呆了!

    平时供销社来生产队收毛鸡,都是按照六毛一斤收的,一只鸡能卖一块五就不错了。

    到贾桂花这里,居然能翻倍!

    这闺女可真不像贾支书的种,贾支书多耿直啊!

    只看众人的反应,宋恂就知道这个价钱是很高的。

    但他们是过错方,要不是项前进偷了鸡,也不会给人家狮子大开口的机会。

    他点点头,没还价,作势就要掏钱。

    只想赶紧把事情解决,将围观的人疏散就得了。

    徐知青却突然说:“价钱不能这么算!”

    大家心想,徐知青还是老实的,不干那坑人的事。

    “我家的鸡是母鸡,每天下的蛋还得给桂花补身体呢。鸡蛋的钱也得算在里面!”

    众人:“……”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呀!

    “对对对,你不说我都忘了!”贾桂花看向宋恂,“一个鸡蛋五分钱,我们也不多要,就按照一百个鸡蛋算吧。你给我五块钱就行。”

    宋恂还没什么反应,倒是有个年岁不小的老大爷走出了人群。

    众人给他让开一条路。

    几个中年男人,还挺客气地喊他张夫子。

    “桂花,差不多就行了。”张夫子的拐棍在地面上咚咚敲了两下,“正所谓,太强必折,太张必缺。这位小宋同志已经答应给你六块了,咱们得见好就收,留一线余地。”

    贾桂花对这位所谓全村最有学问的张夫子,向来不感冒。

    解放前,她爹曾在张夫子的私塾读过一年书。

    在她看来,他爹贾支书就是个死脑筋,迂得要命。

    兴许就是被这个更迂腐的老爷子影响的。

    贾桂花挤出一个笑:“张爷爷,你保重好自己的身子吧,这种偷鸡摸狗的小事,你就别跟着操心了!”

    宋恂挪过一个板凳,跟一婶一人一边,扶着这位颤颤巍巍还出来看热闹的老大爷坐了。

    眼瞅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从远处往这边跑的社员。

    宋恂想到那一百个鸡蛋,不由哂笑。

    他确实想着息事宁人,赔偿完拉倒。

    但可不想被人当成软柿子,谁都来捏一下……

    宋恂看向徐知青,十分理解对方难处似地说:“你家里有孕妇,补身子确实要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