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一人兴邦-《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何夕说道:“真定的情况我是看过的。果然善守者必善攻。耿炳文是个人物。不过,而今耿炳文军中有了一个人。则耿炳文就不足为虑了。”

    真定与太原之间的孔道,就是井陉。

    乃是太行八陉之一。

    何夕在此处修建井陉堡,卡住要处。其实井陉本来就有关卡。但是奈何,大明在划分省界的时候,将井陉关划到山西。此关易守难攻。当日没有攻下来。只有建一堡塞其要害。将这一条路给堵住了。

    耿炳文去年就到了太原。一方面整顿兵马。另外一方面就想办法东出。

    他也尝试过进攻,但寸步未进。就好像傅友德攻安陵堡一样。

    只是耿炳文在攻守之道上,不傅友德更擅长。毕竟。耿炳文在长兴驻守了十年,让朱元璋进攻陈友谅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最艰难的时候面对张士诚十万大军围攻,他麾下只有数千将士,却依然守住了城池。

    在守城上是行家的人,对于攻城一定也有心得体会。

    耿炳文所用的办法,就是爆破。

    他让人挖地道直通城下,塞进去几千斤炸药。轰的一声,城堡砸出一个大缺口,下面的事情就不用说了。虽然北军将士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是没有寡不敌众。

    最后的下场可想而知。

    正因为挖掘坑道费时间很长。耿炳文才筹备了几个月,一举功成。

    只是很多时候胜利的影响未必都是正面的。还有负面的。

    如果单单是耿炳文胜利也就罢了。而傅友德在安陵堡之战大胜,更让很多人有其他想法。觉得北京是不是不行了。

    朱雄英沉思片刻,说道:“姑父的意思是,晋王叔。”

    何夕说道:“然也。”

    晋王也是这样觉得的。

    这个消息对晋王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无他,晋王其实希望这一战,长长久久地打下去,不希望任何一方胜利。如果可以的话,他还希望南军有一场大败。从而保持他晋王在太原的独立性。

    耿炳文。赵庸这两个人行动缓慢,与晋王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如果不是南京局面稳定,晋王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耿炳文这一次进攻,都未必能够成功。

    晋王更是以支援耿炳文的名义。令晋王世子坐镇太原,他带来数万大军来支援耿炳文。

    这不支援还好。一支援何夕立即觉得西路南军的威胁大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