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新军事体系的建立-《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毕竟前文说过,南北双方彼此之间藕断丝连。

    之前北军的变动,让傅友德印象深刻。所以他密切关注北军的动向。北军这么大的动作。涉及的人数太多了。根本没有任何保密的可能。

    于是,傅友德知道也不足为奇。

    盛庸看完之后。傅友德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盛庸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棘手。很棘手。」

    傅友德说道:「你说说的难在什么地方?」

    盛庸说道:「难在北军有这么多的合格的军官?难在北军有这么多火铳?下一战不好打了。」

    傅友德叹息一声,说道:「难在我想学,也没有办法学了。」

    这就是一个矛盾。

    傅友德可以亦步亦趋的学习北军。毕竟很多军事上的变化,对于南北双方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想要知道,没有不知道的。但是傅友德并不知道的,支撑整个军事体系的背后是什么?

    在北京,何夕的学问是显学。

    何夕说重视科学,重视数学。那么数学就是北京一方,从小学到国子监的必修课。而搞蒸汽机的张宗德,而今也是国子监教授,在北京被当成名家。

    而在南京是不一样的。

    在南京,何夕的一切学问都是异端邪说。

    在南京,即便何夕带来的一些好处,也只能被动的用,决计不能主动的去搞。

    如果不是,北方战争的需要,如果朱允炆登基之后,没有战争,不出三五年,太平铁厂就要关门大吉了。

    对于士卒来说,从冷兵器作战改为火器作战,说难,也难。但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将来来说,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火器作战之中。勇敢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勇敢,那是被人打成马蜂窝的命。

    需要理解火

    力使用。这就牵扯到了数学。

    而数学这东西,大部分南军将领都不愿意多看一眼,似乎多看一眼,就脏了自己的眼睛一样。

    支撑十几万大军,大量的数学人才。在傅友德这里根本没有用。盖因何夕作为天下最著名的算术名家,天下所有精通算术的人都算他是徒子徒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