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燕藩臣服-《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燕王本人的待遇也保留。

    也就是朱元璋确定的,亲王每年万石俸禄。甚至燕王官员如果有朝廷加衔的话,也会能领一分俸禄。

    如此一来,燕国方面估计每年都要有二三十万两的开支。.

    又是一大笔开支。

    而且,谁都看出来,这个时候北京绝对没有插手燕国内部的想法,甚至很多人看来,不过是何夕找一个名头给钱而已。

    这些钱本质上,就是给燕王的好处。

    虽然说,在北京庞大的军费开支,乃至于各种开支中,几十万两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不要将北京这种情况看看成常态。毕竟,洪武十四年之前,大明每年岁入的白银也不过二三百万两而已。

    燕王在草原上交通都原因,货币更值钱。

    燕王每年岁入换算成钱,也不过一百多万元,这还是他大量出卖牲畜,还有北京这个庞大的市场。否则,燕王即便有大量牲畜,皮毛也卖不出去。

    可见这二十多万两,有多香。

    当然了,为了确保双方互信。

    练子宁要求北京派遣一支禁军,不要太多。一个团就行了。派遣到燕王麾下,为燕王征战。并且在各种军需物资上,给予燕王极大的支持。

    不过,这种支持就不是免费的了。

    何夕与练子宁商议过之后,要求在漠北,天山北麓,水草丰盛之地,建立马场。由枢密院直辖,为大军供应战马。其中收益两家平分。而今燕王征战所需,统统记账,用战马对冲。

    如果战马不够,则记在马场帐上,或者用西域的战利品,乃至于人口对冲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附加条件。

    毕竟燕国要遵从北京的法度,中国商贾在燕国内部畅通无阻,并且燕***队有保护商贾的义务,如果遇见商贾求救,也必须给予救援云云。

    当然了,出来行商的人都是懂人情世故的。会给一些好处的。

    只是这些事情根本不用写。

    练子宁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燕国是大明的一部分,即便燕国相对独立,但是燕国还是大明燕国,这一点没有变,燕国遵循大明法度有什么问题吗?没有问题。至于燕国保护大明百姓,那更是理所应当的。

    甚至练子宁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隐忧,那就是燕国的汉人太少了。

    而今燕国的主体民族是蒙古人。而今燕王能压得住,但将来怎么办?燕王燕王世子都与蒙古贵族有联姻,数代之后,燕国会不会变成一个蒙古人的国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