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也是而今大明政治结构,对皇权最没有威胁,让皇权统治最理想的状态。只是奈何,世界上的一切要素都在变动之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这些士大夫们,官僚们反而成为皇帝最大的对手。 只是这些官僚本身就服从朝廷统治思想,自然也压制各种方面其他势力的崛起。 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另外一个原因。 而现在情况变了。 当王朝赋税根基,建立在工厂,工商业上。原本封建王朝收税那一套是不行了。必须要改变。 如果没有这一场战争,或许还能逐渐的改变。但是何夕却知道,平定天下战争经费是一个天文数字,何夕预期最少要一亿元。看上去多,其实不多,无非是北京方面五年赋税,如果占据天下之后,不过两三年就有了。 在何夕看来,这仅仅是底线。 如果为战争筹集经费,自然不能这么少,三亿元大概是一个合适的数字。 这样的数字,下面拿出来拿不出来?在何夕看来,是能拿出来的。本来何夕是想要用印钞票的办法来搞这一笔钱,他基本测算过,而今生产 力与生产规模,还有南京管辖钞票流通范围,是能够承受得起,这样的超发。 毕竟之前,并不是没有。只是数字太大了。会引起恐慌的。 毕竟市场是有情绪的,如果单纯的计算能够代替市场情绪,那么经济学仅仅保留数学部分就行了。 那怎么搞这多钱?即便是发债,也必须要人买才行。 最好的办法,是让下面人自愿的将税交上来。 说起来可笑,这却是何夕面对的事实。 无他,这年头很多经济方面的犯罪都不是犯罪,刚刚开始的时候,何夕还想用查账的方式确保赋税征收。但是时间一长,经济繁华增加,即便顺天府有过万吏员,要这些吏员一一查证,这些人不用做别的事情,单单他们手中的账目,足够他们查到天荒地老了。 而且将税收标准定得死板,那下面的企业大部分都要死,成为少部分在税收上有特权的企业的狂欢,将税收标准定的很细,朝廷是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的。 毕竟在农业社会,分散的农业生产区与各地自耕农,是无法联合起来反对抗一个强大的朝廷的。朝廷可以用强制的办法来征调各地的物资与生产剩余。不需要对百姓有什么交代。看書菈 而百姓唯一能够反抗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起义。 所以王朝周期律就是这么来的,上层无限制的压榨,下层没有其他对话的可能,只能用如此决绝的手段,拉上层一起下地狱,然后在废墟上开辟一个新的王朝,再来一轮。 但是事情到了工业社会,就不一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