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方孝孺之死-《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不过,这种自惭形秽不过一瞬间,就不存在了。

    对于,丁显来说,这样的人看看也就行了。效仿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太傻了。

    ------

    正如丁显所料,丁显将求仁得仁这一句话,通过隐秘渠道传给了朱允炆。朱允炆摔了一个盘子。于是朝廷的流程推进了。

    方孝孺被压上刑场。同时被压上刑场的还有方孝孺的两个儿子。自然没有诛杀十族。但是跟随方孝孺铁杆大臣,也有好几个一同赴死。一时间,朝廷为之一空。

    至于没有上刑场,被流放下狱罢官的官员就更多了。

    一时间,朝廷人人自危。

    丁显正式代替方孝孺成为首辅。

    这个消息传到了曹国公府,姚广孝

    听了之后,沉默良久,对李景隆说道:「从此之后,天下文脉在北,曹国公觉得这天下还会有其他变数吗?」

    李景隆也沉默了。

    朱允炆还是距离底层太远了,他不知道方孝孺的影响力。

    方孝孺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从开国以来,三十多年的由宋濂到方孝孺一脉相传的士大夫势力。

    不要说别的。单单说李景隆,他父亲李文忠也在宋濂门下受教。

    说起来,他与方孝孺也是有些关系的。称呼方孝孺一句师叔,也是可以的。只是文武殊途,关系太紧密了,对谁都不好,而且他这位方师叔,为人方正。不会搞什么私下勾搭。

    与方孝孺走得近了,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因为方孝孺决计不会徇私的。反而很有可能真认为李景隆是他师侄,反而严格要求了。

    李景隆这么现实的人,岂能不对这位师叔敬而远之。

    但是敬而远之归敬而远之。甚至李景隆有些讨厌方孝孺。但是人还是知道好坏的。方孝孺在道德上没有瑕疵。虽然下面有很多事情,但是那不是方孝孺的过错。

    如此杀了方孝孺满门实在太过了。

    李景隆心中都嘀咕,没有想到朱允炆这么狠。

    更不要说,那么多士大夫。他们从小看宋濂与方孝孺的书,文章一步步到今天。宋濂与方孝孺对于他们,就好像鲁迅等大文豪对于当时的人一样。

    一直以来对方孝孺推崇备至。甚至在很多人心中,何夕都是作为反面教材出现在与方孝孺的论战之中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