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聊以慰藉-《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3/3)页

    数年来,谢艾镇守金城,面对桓熙的暗中示好,始终不为所动。

    就连桓熙都不得不代拟节妇吟,感慨此事。

    张重华作为诗里的良人,又怎会去猜忌那位节妇。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何况是谢艾这样的帅才。

    当然了,桓熙都写诗了,张重华不能没有表示。

    在张祚等人离开后,张重华唤人将谢艾此前送来的桓熙信件尽数取来,这些信件,都不曾开封。

    “替我送还给福禄县伯。”

    张重华吩咐道。

    想来,此举足以让谢艾知道自己对他的信任。

    果不其然,当谢艾看到这些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送回来,不由感激涕零。

    此前未能与桓熙更早相识的遗憾也随之去了大半。

    毕竟,如果不是真的信任自己,张重华必然是要拆看这些信件的。

    桓熙听说此事时,已经回到了长安,他对张重华的手段大加赞赏。

    其实张重华也并非是庸碌之主,他二十岁时,就能果断起用谢艾,抵御后赵入侵,这样的魄力,能与赤壁之战时的孙权看齐。

    只不过也有孙十万同样的缺点,军事才能差了一些。

    张重华初次领兵就与桓熙交手,最终丧师辱国。

    桓熙回到雍州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中旬,他赶在秋收到来之前,往雍州各郡选拔州郡兵,终于在中秋之前募得五千之数。

    与此同时,邺城已经被前燕围困了整整四个月。

    期间,魏将蒋干率领五千精锐出城迎战,魏军大败,战死四千余人,蒋干单骑逃回邺城。

    而奉命协防邺城的参军何融则以借传国玉玺为信物,南下求援为由,设法诈得了传国玉玺,抛下一百将士留在邺城,单骑带着玉玺突围,送到了戴施的手中。

    邺城守军此时吃了四个月的人肉,数万宫女已经被吃光了,继续坚持下去,只能向城中百姓下手。

    但这些百姓,也都是他们的家人,又如何下得去口。

    眼见东晋的援军迟迟不来,终于有人坚持不住,选择了放弃,冉魏长水校尉马愿等人打开城门,放燕军入城。

    蒋干得知消息,缒城而逃,不知所踪。

    冉魏皇后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枚等人被擒,一并送往蓟县,冉魏就此灭亡,国祚仅有三年。

    而慕容垂进攻自称赵帝的段勤,段勤畏惧,出城而降,此时河北只剩一些小的割据势力,前燕形势一片大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慕容评入邺城之后,始终寻不到传国玉玺,这才得知玉玺已经被送去了南方。

    慕容儁得知此事,怒不可遏,但他还是想了一个办法,谎称自己从冉魏董皇后的手中得到了玉玺,为登临帝位正做着最后的准备。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前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