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 前后不一-《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3/3)页
亲信焦急地问道。
吕婆楼并未隐瞒,他认得,此人是苻坚身边的近臣。
“建宁公三天前就已经率兵出营,伏击敌军粮队去了。”
亲信闻言,心中暗骂糟糕,他对吕婆楼道:
“吕府君,还请派遣使者,让建宁公速速回营,天王有命,不得擅自出击,待天王领军南下,再作计较。”
吕婆楼瞠目结舌,他们之所以冒险伏击桓熙的粮队,是因为受到朝廷的催促,实在扛不住压力了,只得出此险招。
希望能迫使桓熙在断粮之后,无奈退兵。
如今又来一道口令,却与此前截然相反,也亏得两道命令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否则,吕婆楼和前线将士都得被他逼疯了。
当然,苻坚的命令来得正好,吕婆楼其实也不希望冒险。
此前赞同李威出兵,只不过是苟太后催得紧,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既然苻坚让他们静待时机,那么财政上的问题,自然不需要李威与吕婆楼去考量。
“我这就派人去将建宁公给唤回来。”
事不宜迟,吕婆楼赶忙找来心腹,让他立即去往李威的藏身之地,而吕婆楼也准备亲自带上一支军队南下接应李威。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将此事通报给慕容恪。
至少从目前来说,虞国与燕国还是能够互相信任的盟友。
虞军有什么动向,肯定要告诉慕容恪一声。
燕军大营,慕容恪接见了吕婆楼的使者,在听到使者的转述之后,慕容恪点头道:
“你回去转告吕府君,就说孤已经知道了。”
慕容恪其实也不愿继续僵持下去,他也在积极寻找战机,可是那支粮队,直觉告诉他,摆明就是桓熙的陷阱,就算想当一场反伏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既然苻坚即将南下,又命令李威按兵不动,想必李威也不会说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慕容恪对封弈道:
“封太尉,看来我们得要另寻战机了,李威不久将会退回来,我军也不必再大费周章的南下。”
慕容恪其实都已经做好了利用李威钓鱼的准备。
封弈对此倒也没有别的看法,毕竟就算继续僵持下去,损耗的也是虞国的钱粮。
苻坚自己都不急,封弈又有什么好急的。
然而,众人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点,便是南下传信之人,是否能够及时阻止李威。
毛穆之护卫粮队北上,一路上,外松内紧,日行六十里,这对于一支满是辎重的军队来说,已经称得上是神速。
要知道,河套的援军带着粮草辎重,走在关西的官道上,每天也只走五十里路。
李威在得知粮队的速度之后,对同行的吕光说道:
“粮队如此速度,定是桓熙即将断粮,故而催促得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