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傅友德之罪-《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这一段时间,朱允炆对军队掌控虽然不够深入,但是对整个文官体系掌控却是非常深入的。

    ------

    傅友德在皇宫之中与朱允炆吃了一顿饭,当时是其乐融融。但是第二天,整个朝廷都在弹劾傅友德丧师辱国。

    一时间,无数言官弹劾。所有报纸都更深一步报道傅友德在前线种种失误,添油加醋地写了出来。傅友德一时间变成了千夫所指。

    傅友德并不是没有抗争过。但是没有什么用处。

    毕竟,傅友德在前线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在战场上即便是处于劣势,也随时准备反咬一口。但是在朝廷之上,却是一个新手。

    傅友德想找言官给他说好话,甚至想找一些在报纸写文章的名士们,给他洗白。

    但是傅友德根本不知道,这背后的利益关系。真以为这些发声的人,是自己要发声的。不是背后有人指使。于是乎,傅友德这种行为,更是被爆出来。增加了朝廷内外,对傅友德的厌恶。

    当然了,在大明舆论,舆情并不能决定朝廷大事。但是舆论舆情很多时候,就是朝廷上风向所在。

    这一点上,很多人都看得很明白。

    南京舆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朝廷决议自然会向不利于傅友德这方面走。

    这个时候,磨刀霍霍的韩国公李祺也下场了。

    他已经看准了风向,同时他也准备为己方争夺前线主帅之位,毕竟他身后有很多老将,这些老将之前都被傅友德打压,此刻岂能不报一箭之仇。

    他甚至整合了内部力量,决定推南雄侯赵庸,主持北线军务。

    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

    即便如此,傅友德参加第一次朝会,虽然傅友德被上下攻击得狼狈不堪,但是依然没有动摇傅友德的地位。

    朱允炆不准备与傅友德撕破脸,在朝廷上保持处处维护傅友德,但又有些犹豫的态度。将来朱允炆还要用傅友德,自然要走保全再三,不得已放弃的套路。

    而且并不是他朱允炆不想保,而是群情激奋,不能保云云。

    为将来启用傅友德留有余地。

    如果说傅友德完全不清楚朱允炆的心思,那是不对的。但是傅友德还是对眼前的局面抱有幻想,想要努力渡过眼前的危局,不想放弃前线大权。做最后的挣扎。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真正给傅友德致命一击的。却是来自东海之上。

      


    第(3/3)页